(四)学习策略管理
在进行主题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建模、搭建“脚手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POEM策略开展主题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反馈、指导、协助。表4-1 详细地定义了POEM项目管理的各个特征。
表4-1 POEM项目管理指南
1. 制定项目目标计划
(1) 信息采集:收集主题活动项目相关资料、来源、类型等信息。
(2) 信息分析:依据主题活动的性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类、编辑、管理、分析、论证、选择。
(3) 确立项目目标:根据主题活动的性质和分析、选择的信息,确立主题活动方向及研究的问题。
① 项目准备阶段: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根据主题活动项目特点,对项目目标实施步骤进行细化分解,便于对目标进行阶段性监控、调整,确保项目目标的落实及可控。
② 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并以各具体目标进行进度、质量落实,监控项目进展、完成情况。同时,也便于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及时做出调整。
③ 项目成果展示阶段:对主题活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文档、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编辑、汇总成册,撰写主题活动总结报告,可以以ppt、文档、视频、演讲汇报的等形式进行总结汇报。
④ 项目总结阶段: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和教训进行记录、汇总,以积累主题活动项目管理经验、技巧。
2. 项目目标清单
根据主题活动项目实施方案拟定的具体项目目标,按照日期进程制定项目目标清单。
3. 项目目标执行
按照项目目标清单拟定的活动日程开展主题活动,确保活动目标能够按期完成。
4. 项目目标监控
通过对项目活动过程与目标的监控,对主题活动项目进行量化管理和优化管理。分析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对项目活动进行及时的反馈、调整。
阿卡西娅.M.沃伦介绍的“+1”教学法目标组织模型,是提高主题活动目标的深度和复杂性较为有效的方式。这一模型包括四个大类:思考类(think):与思维技巧相关;理解类(know):与知识内容相关;来源(source):与研究论据相关;行动(do):与产出结果相关。每一类包含一系列与应用相关的特征。表4-2“+1”教学法目标组织模型,是一个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参与的综合模型。采用粗体字显示了如何展示“+1”教学法目标组织模型的具体特征。
表4-2“+1”教学法目标组织模型
编写项目目标时,涵盖以上全部四类的语言很重要,这能确保学生为他们的项目努力思考、充分理解、获取信息来源,并采取行动。学习主题也应包含于项目目标中,这能指导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计划。项目目标旨在为项目成果提供一个概要说明,而不是广泛地列出整个项目的全部内容。项目目标要注意简明扼要,抓住重点的几句话来写。在开展项目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参考项目目标,以确保他们可以专注于正确的方向。建议将项目目标放于醒目的地方,以便时刻提醒大家醒目的预期和进度成果。
“1+1”教学的主题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来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内在情感体验。斯莱文认为,探究式学习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不断地寻找、探究,直到他们找到答案为止。乐于探究的学生更有驱动力和学习动力去寻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答案。探究的本性会自然而然地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在起始阶段,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与主题相关联的探究体验,使学生“专注”于问题和任务,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学生越专注于探究,他们就越容易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展开调查研究。阿卡西娅.M.沃伦在“+1”教学法中介绍了四类问题——一般问题、具体问题、拓展问题和来源问题——它们相互依存,且每一类问题由具体的特征所定义。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排序,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事实信息库,可以运用真实信息来回答更深、更复杂的问题。如表4-3“1+1”教学主题活动提问技巧(借鉴“+1”教学法表3.4“+1”教学法提问技巧),采取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回答一系列由低层次认知到高层次认知的问题,提升他们的理解力和建立联系的能力,通过不断地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能动性。
表4-3 “1+1”教学主题活动提问技巧
在主题活动课程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表4-3的具体使用方法,“1+1”教学主题活动课程在借鉴和结合“+1”教学法表3.4和表3.6的基础上设计了表4-4“1+1”教学主题活动提问技巧学生模板,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4-3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表4-4“1+1”教学主题活动提问技巧学生模板
学生进行主题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知过程、一个思维过程、一个知识技能的转化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地进行主题活动探索,对原有知识技能和新的知识技能进行不断的解构和建构。学生在建构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建构意义。安德森和克拉斯认为,意义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和认知过程(思维能力),而这些都是知识成功转化、应用所需要的。(主题活动课程建设关于项目管理部分的表格、言论等多处引用、借鉴(美)阿卡西娅.M.沃伦著《跨学科项目式教学:通过“+1”教学法进行计划、管理和评估》,孙明玉、刘白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0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