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事情,尤其那些小时不爱读书,长大没能考上好大学,整天忙忙碌碌而不知为何而忙的人,比如我。
因为小时学习不好,没有读多少书,工作之后,天天忙于工作,更是很少去读书;但是看不得别人推荐的好书,于是买了很多书,但是能读完的寥寥无几,能深入读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也在反思我不能持续读书的原因,并寻找好的读书方法,期间也试了很多,但是依然,拿起一本书,可能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或者读完了一本书,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并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有丝毫的改变,很多知识也都停留在知道而已,其实,这只是为了读而读,一开始读书的定位就出现了偏差,可能因为某个兴趣,或者因为某个人的推荐,或者为了追赶潮流,其实这样的读书目的,是产生不了作用。
直到我读了成甲的《好好学习》中的“跳出低效勤奋的陷阱”中所说,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一生,就是因为原来我们读书,虽然摘录了名句名言,虽然画出了重点,但是读完后过段时间就忘记了,即使一年读100书的成甲,也感觉没有记住多少,何况没有读多少书的人,作者也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读书方法出现了问题,原来我们只是记忆孤立的知识点,而且这些你所谓的重要的自己未知的内容都是新的知识,更是你想记忆都记不住的,如何才能有效记忆呢,就是新旧知识关联法,就是你要把你原有的认知体系梳理,梳理成参天大树,比如先梳理出主干。
我记得狼师爷曾说过,按照心道法术器去划分知识,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库:
“心”的知识,比如各种宗教的书籍《心经》《圣经》,是改变你心性的书;
“道”的知识,比如给予你各种规律的书籍, 比如老子的《道德经》;
“法”的知识,就是教授你各种技巧的书籍,什么读书的方法,写作的技巧等;
术,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可用在某些事情上,这样的书籍就更多了;
器,就是工具,交给具体的工具手段,便于去理解操作。
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知识体系梳理成这样,那么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于是当你在看某一本书的时候,就将这本书归属到某个分类,比如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我感觉应该属于法的范畴,他教授你如何正确的学习,如何好好地学习。然后,在读到某个观点时,我们就联想到我们已知的知识,看能否有效的实现嫁接。是否为我们的行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说到这个问题,成甲老师,也明确指出,我们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去读书,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我就要想,你读这本书想解决哪个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思路解决的,他的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们熟悉的东西,我能将这个方法用到自己那些事情上。
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书,你就会发现你不是在为了读而漫无目的的读,是有着清晰的目标,这样即使读不完,也无所谓,因为你的问题通过读这本书而解决了,至少从思想上解决了,接下来就看你应用了。
所以,我们读书并非为了简单记忆,更不是盲目地读一些书,而是要改变你的思想,你的行动,解决你的问题。其实,针对这个问题,辉哥也曾说过,最好的读书方式,就是要用,用的最高境界,就是输出,比如写一篇文章,用你自己的话,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写出来;或者是指导自己的某个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记录自己的改变,然后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还有李笑来,也曾指出,最好的写作方法,我们就是不仅要输出还要输入,我们的写作只是输出的动作,其实里面包含的是你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像电脑,有输入系统,输出系统,更要有处理系统;包括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中,也给我们提过,最好的学习就是用,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梳理一遍,变成你自己的知识。
所以,读书并非为了读而读,而是要奔着解决某个问题而去读的。我们学习也不是为了学习表面的知识,而是学习那些能给你带来改变的基本而重要的底层规律,是很多事情都相通的规律。正如成甲老师所说的,这就是临界知识。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所以查理芒格归纳出了很多思想模型,这些模型是能够在各个领域是通用的。
每次跑步我都在想,如何有效地提高我的跑步速度。大家都知道跑步需要耐力、体力、驱动力,尤其长跑更是如此,你要想有一个好成绩,这三者缺一不可,无数次的跑步,我得出,当你的心力、脑力、身力三者不集中于跑步时,跑步就会变成机械的运动,因为你的心、脑不在跑步上,就无法对身体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驱动作用,从而也无法提高你的步频;如果你集中精力应对你的跑步时,你大脑就会驱动你的身体,不断向前再向前。
所以,今后我在读书时,要借鉴这些优秀老师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一套读书体系:在拿到一本书时,先通过目录,看看这本书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自己在日常工作或者学习中,是否遇到过这个问题,作者是如何解决的,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如何改变自己的行动,然后每一本书看完后,还要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者读到某个知识点对自己产生了重要启发,也可以单独写,其实最最重要的就是行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然后不断反馈、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才是完整的闭环。
唯有华而不实的底层规律,才是我们做事的行动指南。
多找到这样的规律,你会举一反三,逐渐变得丰盈而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