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人们大都能毫不费力的作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这时会让我们自己感觉良好,给自己颁发“道德许可”,而后更容易做出“恶行”。所以如果想要提升自控力,就要“取消道德许可,牢记理由”,这样更有助于达成目标。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如何感受到自控力的存在和如何锻炼自控力,并例举了我在生活中的运用。
这个月完成了书的后半部分阅读,对书中《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一节深有感触,借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
就正常的思维来说,在善行之后应该还是善行,即使不能够持续,那也不应该是恶行呀(这里的善行、恶行可以代指好或不好的习惯,正确或错误的事情)?
毕竟没有人想当伪君子,当你表达一种态度后,你就更可能按照这种准则行事。
但作者认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人们大都能毫不费力的作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这时会让我们自己感觉良好,给自己颁发“道德许可”,而后更容易做出“恶行”。
我们可以做个问题测试来印证这个结论。
假设你两周后面临一场考试,你深知自己有拖延的坏毛病,于是给自己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工作日每天抽出两小时时间学习,周末全天学习。
你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了一段时间,学习进展良好,这时你的老同学打电话给你邀你晚上小聚一次,你会怎么选?
相信大部分人应该会想,我最近自控力很好,没有拖延,进步很大,应该能完成任务,何不奖励自己一下,于是你欣然赴约。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道德许可”。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作者认为原因有二。
一是错误的把支持目标实现的行为认为是目标本身。
当我们做了一件和目标一致的事情,我们常常认为我们不再面临危险了。
比如计划减肥的人会把健身等同于减肥,只要我坚持健身就能够减肥,却不去控制自己的饮食,结果越健身吃的越多,体重越重。
二是相信今天犯的错,明天可以补救。
这个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今天我先抽根烟,但从明天起开始戒烟;我今天先不去健身了,但我保证明天会去;今天先不看书了,但明天我会补上来;这个月我就多消费这一笔钱,但之后三个月我都不会再购物了。
但大量的事实证明,我们不断的期望明天能作出和今天不同的选择,而实际上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
3
所以如果想要提升自控力达成目标,就要“取消道德许可,牢记理由”当发现你在用曾经的“善行”为自己的放纵进行辩护时,停下来想一想你最初做“善行”理由,而不是应不应该得到奖励,这样更有助于达成目标。
(文:张蕾)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