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坚持聚焦主题主线、坚持精准施训、着眼建强阵地,推动教育深入基层、培训适用基层、资源用于基层。
深化培训内容,打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聚焦“十四五”规划等重大任务,结合当地干部实际,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一是以党性教育为主线。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首要内容,让基层党员干部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二是以业务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地特色实际,聚焦弥补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短板,设置了涵盖具体业务知识的产业发展、项目审批、经济统计等一批具有实用性和吸引力的课程,举办各类特色专题培训班。
优化培训方式,涵养深学细悟的良好氛围。找准切入点,优化培训方式,推动教育培训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一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围绕提高科学性、提升实用性开展全员培训,灵活采取“集中办班,规范培训”与“择闲避忙,分批培训”相结合。同时,有效统筹整合网络培训资源,用活用好线上培训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机制,将线上学习与线下研讨相结合,拓宽基层干部培训渠道。二是讲授与考评相结合。突出“领导干部上台讲、先进典型示范讲、行业专家特色讲”特色教学模式,探索建立“结业考试+成果展示”考评机制。邀请党校教授和行业骨干、业务领导上讲授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信访维稳等理论性强的课程,以知识测试为契机,测试各位学员的学习效果,更好查漏补缺。三是模拟与互动相结合。采取分组研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全员轮训。围绕重点工作,采取“团队学习法”等方式对原因、造成危害、应对方式等开展分组研讨和汇报;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新闻发布会、拦截采访等形式让学员进行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景模拟,在模拟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加强教师与学员现场交流互动。利用理论知识与情景模拟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持续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培训保障,构建久久为功的培训格局。着眼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性、持续性,夯实工作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理论中心组学习与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相结合,紧扣基层事业发展目标、岗位职责需要和干部成长需求,统筹安排培训班次。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制定各级党校(行政学校)发展改革规划,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加强与各级党校的联系交流,建立“导师帮带责任制”,组织师资库成员赴外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讲课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土专家”“田秀才”力量,组建优质师资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实际讲解演示种养殖知识,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三是加强考核评估。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对年度培训计划执行、网络培训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将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学员年度考核、评先树优、提拔任职的重要依据。完善促进训用结合的措施办法,激发基层干部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