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一年又过去了,回想2021年,还是挺有意思的。
一、为学日益
2021年1月的时候增加了《尚书诵读》,当时很忐忑,不知道会有没有一起来读书的伙伴。想起瑶瑶。2020年的春节在新民读书群里自告奋勇分享《秦誓》,投石问路,只有瑶瑶一个人回应,当时竟然没有看到。每当年底的时候就开始踌躇满志,向瑶瑶投橄榄枝,清茶老师被邀请到。三个人建了一个群,瑶瑶向外发了邀请,竟然聚集起了几个人,一年过后,还有11个人,每天读书的竟然也还有八九人,好生奇怪。当初自己都没敢发朋友圈的书都会天南海北的有人来读。
五月份加入心学工夫团,张辰老师发送了一个读经的小打卡,自己开始一个人读《礼记》,实在不敢呼朋引伴了,因为怕扣上贪多嚼不烂的美名,精力上也不太允许,现在在读《月令第六》了。
去年建的群里《黄帝内经》最小众,只有五个人,后来加了《神农本草经》,现在每天只有三个人读,自己心里却怀着莫名其妙的喜悦,读不懂啥,偏又读得很来劲,连中药名都读得津津有味。
《孟子 诗经》群,《孟子》在经过一年多的诵读之后,开始进入解读阶段,现在感觉势头还不错,几年下来,还能有伙伴在一起,也算是大浪淘沙吧。
《易经诵读群》成立最早,一直以为是铁杆读书伙伴,这两天也有些懈怠,昨天竟然只有八个人在读,啥情况呢?奇怪得很。
另外还有混着的内容:《唐诗三百首》《楚辞》《传习录》《论语》《左传》《笠翁对韵》,甚至混了《荣格自传》《转道成知》读书会,《荣格自传》结束后崔燕老师他们的第三期读书会《活出生命的意义》《王阳明带你打土匪》甚至开始考勤,眼瞅着管理越来越严,有混不下去的态势,天哪,可如何是好?
最近在追陈复教授的书《王子精灵法则》,《德性君王论》,学儒老师推荐的《生死十四讲》也在提上读书日程。
为学之道,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二、为道日损
今年五月份加入的心学工夫团是一个转折,在这里遇到的各位老师,仿佛是自己一生的等待和向往。由此开启的早晨静坐的旅程成为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为道日损,都损掉了些什么呢?
抱怨的心。刚进工夫团没多久,静坐的伙伴越来越少,不自觉地开始抱怨,被老师义正言辞地批评了一通,忽然就明白了,一个人需要管的只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也还有另外一次抱怨,也是被老师斩钉截铁的告知,一件事情可不可以做成,不取于别人的态度,只取于你自己内心是否坚定。这两次后,抱怨的心少多了。以前读孟子“行有不得,返求诸己”,经常会挂在嘴上,没有老师告诉你,你还真做不到。
争辩的心。以前会很喜欢争辩,有理没理,嘴上的亏是不吃的。到工夫团后,也各种风波迭起。静坐后,老师委婉地问,路平是分不清“自性意识”和“自我意识”吧,一会儿好像很明白,一会儿又很糊涂的样子。这之前是分不清的,那一刻好像忽然就分得清了。还说,一个人的意识如果总是会引起外在的冲突的话,就需要省思。引起外在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一个人想向别人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或者证明别人是错误的。事实果真如此吗?即便果真,真的需要去争辩吗?天何言哉?
散漫的心。以前的心是非常发散的,纵横驰骋,不知收敛。静坐初期,每当听说,要收摄回来,都很勉强不情愿。会被老师非常柔和地几次三番告知,气质发散,能量漂浮,需要收摄沉稳和安定。半年静坐下来,好像确有些实际的效应呢!
傲慢的心。以前服气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屈指可数。对人对事多少会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傲慢。进入工夫团,一次次被老师们诚恳的告知你存在的问题,一次次被热忱地引导,刘莞老师、学儒老师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张辰老师有一次关于自己人生经历的对话,给予的答复,让路平厘清了很多困扰的问题。邵明老师和崔燕老师的督促和监督,跟着读完了《荣格自传》,因由他们才进入了工夫团。学安很年轻,会不喜欢让称她老师,但她确是很像一个小老师呢,在她的安排下,又重读了一遍《转道成知》,虽然还是会有些糊涂,但大体的脉络是有些明白的。老师们都这么厉害,哪还敢傲慢呢?老师们极其恭敬承顺着的陈复教授会感觉离自己有些远,但他竟然会祝福到自己的生日,而那一天自己和家里人根本都没有在意。刚进去时还曾经问过老师,“什么是虔诚,如何可以虔诚”的可笑问题,却得到了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后来,自然而然极其虔诚恭敬,因为每个老师身上似乎都闪着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2021年在路平的人生中显得非同寻常,开启了一个新纪元,感恩2021!让未来的2022年成为充实而又有光辉的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