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12月18日
每周五晚7:30,我们准时开始线下读书活动。
庆庆老师在开场做了一个关于“场域”的解说,表达对场域的尊重和感受。场地的提供者SQ老师的书店,我们线下团体成员在这个场域下共建共振,对于来或不来的学员,都有意义和价值。用我们期待的方式,传播团体共修共学共建的力量。
课程开始,导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elsegrounding的冥想,这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冥想活动。
放松,与周围环境同在,产生链接,感觉自己脚底在扎根,越扎越深,根系在不断延展,感觉自己融入到所处的房间,所在的这栋楼,融入到整个环境中,我们消融在其中,成为其中一份子。
这种冥想会让我们平静下来,扎根下来,我们的心就有所依托,而且不只是关注自己,会关注到周围的一切,这些都与我有关联,而且,周边的人和事情就不再是孤立于自身之外。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有自身的价值。
每次做这个冥想,我都会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笑容。
做完冥想,我们开始回顾过去两周的观察与感受。YP表达自己与猎头的交流时的观察,导师师提醒她表达自己的感受,但益萍无法顺利使用感受的词,每次似乎都是用的评价的词。最后只能无奈的说 ”我是个没有感受的人“。老师用YP的这个案例,导入我们的主题,表达感受。
JA则说出一个情况,这周别人对她说“你是一个自我为中心的人”,但也有人说她“你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导师带着JA表达出了当下的感受:难受,奇妙。
我们在课程中用“你是一个自我为中心的人”这个案例,模拟表演“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豺狗自己(认为自己有错)
豺狗他人(认为是别人的错),
同理自己(了解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同理他人(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一轮又一轮的角色扮演和练习中,我们训练自己如何更好的同理自己和同理他人。我们使用P189的沟通模式里提供的语言。
同理自己时,用到这个语言模式:
当我(看到,听到)…… ,我感到…… , 我需要/看重……。
同理他人时,我们用到的语言模式会有所不同:
当你(看到,听到)…… ,你感到…… ,因为你需要/看重……
在进行同理自己和同理他人的模拟训练中,我们都很难准确表达感受。导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生命之树的冥想,我们的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的需要。
导师冥想描述:我们面前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小鸟在唱歌,生机勃勃。我们去观察这棵树,树干,树冠,想象抚摸这棵树的感觉。然后,我们每个人来具体描述一下自己的这棵大树的样子。
每个人心中的大树却是不一样,有梧桐树,松柏树,草原的大树,热带雨林的树,上天达地的树,古树,梅子树,有风儿吹,有阳光透射,有鸟儿,有虫子,蚯蚓等等。抚摸树干时,有人会感觉汁液的流动,有粗糙厚重的力量,每个人的树给人的感觉也不同。当我们描述出来我们的树,其实我们所感受到的树就是我们的需要。
我描述的树是一棵古树,根深叶茂,伞盖圆满,树干粗糙,四五人才能环抱住。真是神奇,我需要力量,需要厚重,需要积累。我没有感受到风,没有感受到阳光,也没有上天达地的高大,原来,我所需要的只是根深蒂固,吸取养分,生命力顽强旺盛。
你不妨也做这个树的冥想,体验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