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李娟丽中二十/焦点分享251天/2020.08.01/周六/609.610.611.612.613
一、第三期约练挑战第3周(19.20.21.22.23
1、咨询中看似目标很多,但当来访者能放下心,能敞开,也被允许的时候,原本是两个议题,被逐渐打开了看其实有更多的小小的期待在里面,这些小小的期待又有着很重要的内在联系。所以目标当下未必一下子确定,例外资源一小步也未必一下就能看到和演绎。忽然想起刘老师在课堂中说,目标例外一小步是初学时的一个框架,并不是死板的公式,熟练地灵活运用。
2、后续咨询的方式进行起来可能就比较自然自由轻松一些。感受到极大的信任,感受到来访者急于反馈很多东西,也感受到愿意寻求帮助和改变的心。来访者带着思考,带着轻松,带着满满的爱,无私付出,坚持努力,也看到自己的改变带来的变化。为你点赞,非常难得看到的,一位很感动人的焦点妈妈。
3、案例探讨,特别特别深入地体会到了一般化和重新建构的力量,转负向为正向,让来访者力量慢慢出来。
4、咨询中没有什么方法技巧是一定的,用什么,说什么完全是当下两个人互动二发生的。关键一个字:听。听来访者描述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真正意图,才能协助来访者自己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5、对于如何提高合作动机的探讨,有几个点:第一考虑对方是否之前熟悉的人,会是具有决策权的人参与协商。二是对方关注的焦点或者特殊组群需要。三是阐述清楚自己的工作详细说明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四是尊重他的意愿,给他选择权,留下联系方式。
五是后期有何建议,如果需要修正怎么进行,征求意见是否愿意接受邀请参加活动。六是他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可以参考融合,或是否需要冠名播出等宣传。
二、早读时间:
1、不要绝对地以一个人边界是否清楚来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而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边界问题,另外方面要善于使用突破边界的一些有利因素,要灵活地使用心理学。心理学是生活的智慧,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才是学习的根本。
2、心理疾病是时代发展的一种产物,心理疾病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东西,学心理学必须知道影响一个人心理的范式非常多。有生理的,有心理的,有社会的,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那么现在大家终于建立起来关于社会学视角。人类进化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人类直立行走,好处不用说可以看得更高,可以把双手解放出来,但直立行走对人身体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经常说的颈椎,腰椎,包括痔疮,都是人类直立行走所产生的病。时代带给我们的病怎么治呢?我们根治不了时代的问题,唯一能做就是一个正确的解释,不要把这些时代的心理疾病都归结为中国人有病,什么什么人都是什么……错误的归因会导致人们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同时要做的是增强一个人在新的时代文明下的社会适应性,不断的增强人的社会属性,比如说新一代年轻人,在互联网时代,在工业革命时代双重压力下,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我们要做就是帮助他们找到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存在感和存在意义,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我们能做的事情。
3、对分离焦虑理解,要从心理咨询在不同文化背景方面的因素考虑。西方人主客体分开,而中国的天人合一,跟家庭家族始终和在一起,所以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标志不一定完全看个人独立性,更多要看社会适应性如何。
4、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性标准是与社会常模即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及个体心理的常态相比较而言的。就是说判断某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正常或异常主要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常模,是否符合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常态,而不以有无病理性变化为依据,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社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及其影响。比如同性恋,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被看作是纯粹个人的正常生活方式而受到法律保护,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则被看作是一种变态的心理和行为,为社会所不容,也不合法,其本人也认为是不正常的行为,因而感到苦恼,寻求治疗。再比如塞万提斯小说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如果他生活在14世纪,骑士作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支柱的时代,那么其心态和行为就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英雄的壮举,然而到了17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大革命的时代,堂吉诃德的心态和行为就显得荒唐,就是一种病态心理。
(2)必须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的性质及对社会的影响。比如对于那些传统的保守落后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反叛者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开拓者、改革者,尽管其心理和行为与社会常模不相容,也不能把他看做心理异常者。
(3)要注意细心观察。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突然一反常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判断其正常或异常并不困难,然而如果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不明显的、渐进性的,要作出确切的判断就是相当困难的,必须注意细心地观察。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