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的读了魏老师写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中的“两套大纲与学困生问题”这一节内容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以来针对学困生的一些做法是错误的,每学期我都要求各班要培优辅困,对学困生辅导的方法,无非是利用空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开小灶,给他们做做题夯实一下基础,殊不知苏老师说给学困生提出的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要阅读、阅读、再阅读!
许多认知类型的学生之所以学习困难,乃是因为缺乏足够的智力背景,老师要求他掌握的第1套大纲,对他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没有被理解消化,他的智力处于沉睡状态,因此越学越难,越补越差,直到最后丧失信心。
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识字量的不同,很快就出现了学习上的快慢,到期中考试时,知识丰富的孩子理解卷面意思就很到位,识字量不足的孩子很难理解题意,在考试的过程中不会做题的孩子抓耳挠腮,东张西望。这个例子说明之前智力背景铺垫丰富的孩子学习起来较轻松,在学前阶段很少识字的儿童学习起来就很困难。
一年级的各科知识都是图文并茂的,要学习知识,老师们都是先从图片实物入手,直观教学是一年级的主要教学手段,魏老师说孩子经常读课文会读错字,如一位老师在晨诵《小树儿》时,一个学生将十棵小树儿“排成一排,儿”,读成十棵小树儿“排成一队儿”,老师纠正了之后,他在下面又读错了,其实他在下面每一次都读错,这又是为什么呢?要说明他遇到了问题,我们通常都说排队,他无法理解,排成一排,老师这时就要简单解释了,这说明孩子在阅读时遇到了“排成一排儿”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导致阅读的困难。
这让我想起小侄子的故事,侄子小时候就不喜欢看书,总是喜欢运动,平时怎么逼他看书都没有效果,他一看到那些黑色的铅字,没几分钟就睡着了。就这样一直到高三,他选择了理科,成绩总是不太理想。物理、生物、化学学起来很吃力。这时候他才后悔没听我的话,成了学困生,再怎么努力也有点迟了。由于第二套大纲的知识不丰富,让他理解起教材内容很困难,如果能提前多阅读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那他的理化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从上学期开始,我在学校成立了学生读书会,挑选了一批热爱阅读的孩子来参与阅读。第一次共读时,大家都特别认真,我提前把共读的内容和问题设置好,学生领读完成后,让他们根据问题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就自己读的内容谈感受。第一次坐在一起,听别人读,自己思考,这种形式是以前没有过的,孩子们认真批注的劲儿真是令我感动,大家对读后的感受特别深,有了不一样的收获,我叫孩子回去写读后感,很多高质量的读后感应运而生,一学期后,这些共读的孩子对书籍的热爱与普通的孩子不一样,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习惯也改变了许多。
孩子的智力背景一旦形成,他对学习的热望就很浓厚了,他们会自觉地找各种书籍来读,在某一科中遇到困难,他们会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来强化他们的梳理和理解。所以苏老师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补充智力背景,让孩子摆脱学习困难的现状,这是唯一可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