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舞台,越俎代庖,借学生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只想把该上完的上完,一堂59分钟的数学课,课后,我难安自责。取舍之间,我为何这般纠结?想要改变,首先是有这个意识,我是有意识改变传统教授型模式,那么用教学设计改变,接下来就是对我最大的挑战。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彼此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也不讲。那作为教师,课堂该讲什么呢?我们的教学设计该着手哪个方向?王博士理念一直指引我们,教师课堂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明确指令。就是教师应该着手的,好的教学设计又是什么呢?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从课前诊断,反馈亮点与改进之处,读课题,提问题,到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启发思考,最后结合现实情境,体验建构,加以练习检测。为何简单的设计会用时这么长?我知道教学经验固然有用,但是怎样高效,让课堂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习方法及培养孩子社会互动习惯的目标?结合本节《字母表示数》,恐怕我要达成的目标并没有落地。新形态课堂,依赖的不仅仅是信息化教学,更是其背后的我们采取去促进师、生、教材间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理论都在,结合课堂,及时实践,多加反思,逐步调整完善。一节59分钟的课,镂心刻骨,也让我明确了方向。
回想 平日课堂上我反复提醒学生,担心学生学不会,都在讲放手相信学生,没有学生做不来的事,当真正面临课堂教学,我们的“通病”似乎又出现了。急需改变,我不能做那个纯粹的信息给予者,老师得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也得面临独立思考的挑战,当我们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创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时,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生本课堂吗?忐忑之余,请冷静沉思,改理念,多实践,常反思,勤动笔。课堂需要时效,时刻提醒自己将取材焦点转向学生,一节59分的课,让我再一次清醒----有舍方能有得,教师教学策略需要在平日实践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