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环境设计
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今天的学生需要理解他们知识的目前状态,并建设之、改进之,而且在不确定的情形下做出决定。
四种学习环境视角
一、学习者中心环境
学习者中心环境是指学习者将他们的知识、技能、态度、信仰带到其中,这些他们带来的东西必须得到足够的注意。这与“诊断性教学”相吻合。试图发现学生对所面临的问题的看法,讨论他们的错误概念,给了他们创造一种情景,使他们能够思考,重新调整他们的看法。
在这种视角下,关键性的策略是促使学生解释、发展他们的知识结构,方法是要求他们对各种各样的情景进行预测,并解释各种预测的原因。通过挑选涉及错误概念的关键任务,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检验他们的思维,弄清楚为什么他们的各种各样的想法需要改变,以及怎么改变。
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把教学看作是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搭造一座桥。
需要提及的是,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并不一定就能帮助学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知识和技能。
二、知识中心环境
知识中心环境非常认真地对待学生的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并继而使知识得到迁移,最终使学习者成为有知识的人。
知识中心环境将注意力放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那些信息和活动上。
如“发展性定性”课程,以学生已有的非正规的想法开始,逐渐地使学生看清这些想法怎么样得到转换和定型,以结构化的方式去建构获得一门学科的过程和概念。
创造以知识为中心的环境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怎样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整体理解。掌握知识的全貌才能保证整合知识结构和了解知识应用的情景。
方法之一是“学习场景”,即学习周围的世界,学习什么样的资源可以利用,学习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来使自己的活动即富有成效又充满乐趣。
三、评价中心环境
评价的关键原理是评价必须提供反馈和回溯的机会,而且被评价的内容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
形成性评价涉及到将评价作为改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来源。
学生思维要能够被观察(通过论文、讨论、测验等),观察结果应反馈给学生。学习目标是理解,评价和反馈就必须是理解,而不仅仅评价过程和事实的记忆。理解的评价不必要求精细或者复杂的评价过程,可以设计多选题来评价理解。
反馈应持续地做出而不是突然地进行。
终结性评价主要测量学生在某些学习活动结束时已经学到了些什么。
学生的学习表现用学科内容和过程任务要求描述。
四、共同体中心环境
班级和学校共同体
不同的班级、学校反映不同的规范和期望。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比如不要出差错或不要回答不懂的问题。
家庭作为成功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鼓励,指导孩子朝着学校要求的方向转变,尤其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
学习环境的四个视角之间保持一致,学生的学习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得到促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