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没有睡好,但肯定不是因为陌生的环境不习惯的缘故,大抵是太兴奋了——盼望了三年,等待了三年,教育行走线下活动,终于来了。
要是以往的培训,前一天晚上没睡好,培训时肯定会找一个偏僻的角落,偷偷地补觉去。但是今天,精气神却是出奇的好,确确实实全程参与。或许就如张文质老师所说:“我们来这就是为了快乐的,来这就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因为喜欢,所以快乐,因为热爱,所以投入。
李玲校长跟我们分享了《量子学校的管理实践》,量子——一个个的能量球组成的个体,每两个碰在一起又会组成新的能量球,互有变化性,并非常复杂。是啊,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但是因为变化,因为不确定,所以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把“人”放在中央的理念,从人最根本的需求出发。所以她作为学校的校长,建校6年,她在学校一共不足6个月;学校没有考勤、不签到、不打卡、不刷脸,但都能一直正常运行;学校没有教师办公室、有的只是homeroom teacher ;学校相信每一位老师,管理都是兼职,所有的行为都是放权赋能;四到九年级全是选课走班制;尽管这样,但是学校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得到一致好评。
接下来是张文质老师的讲座——《生命化教育二十年》,这是一个熟悉的话题,熟悉的观点,熟悉的金句,在他的各个著作中均有呈现,无论是《奶蜜盐》,还是《教师的使命》,亦或是《日常教学的情调》等,但是张老师讲课的魅力就在于此,一样的话题,一样的内容,他都能讲出新的味道来,让人百听不厌。
尤其是他讲到的“四小人物”(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为了儿童(小人物);坚持做小事情;帮助一小部分人,有一些小影响)背后的命运感,特别令人感触,他说到佟生老师坚持做的小事情,以自己为典范,带孩子阅读写作;王怡文老师坚持观察小胖,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故事。由此,我也想到这几年我坚持做的“小事情”——以数学老师的身份带孩子阅读,以班主任的身份带孩子们跑步,带家长们父母《奶蜜盐》……做这些事有没有用呢?现在谁也说不好,但是我想,只要坚持下来,就可能发生改变,变革或许就在这些小事情当中。
蔡如明老师跟我们讲述了他的尔遇书店的故事,让人泪目,比如小女孩问,书店还会办下去吗?比如一个留言——等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会回来找你,希望那时你还在……特别是张老师在后来讲了书店背后的故事,那段最艰难的时刻,十几家书店因为某些原因顺关闭就关闭,但是蔡老师没有被打垮,一切从0开始,这个时候张老师落泪了,全场的老师落泪了。而这一切正如尔遇书店的理念——因爱发光。
接下来是毛家英老师、邓秀华校长、陈春华校长、蓝淑荣园长、普利辉老师几位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这三年来最难忘的事,他们从自身出发,讲述这几年的一些思考、一些变化,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生命教育的故事。
最后,王茂莲、侯晓斌、宋桂芳三位校长与刀哥以访谈地方式交流了《一个校长的“酸甜苦辣”》,这三位都是特别的校长,要么在农村只有几个孩子的学校做校长,要么是做每天面对身体有残疾的特殊学校的校长。但是,他们都做着同样的事,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都坚持以孩子为中心,他们似一道光,看见孩子,照见孩子。
白天的课程结束了,吃罢晚饭,休息了一会,我们继续进入《“读写重建心灵”沙龙活动》,共有十四位主持人,都是已经出版了个人专注的老师,两个小时时间,每个小时一场,也就是我们最多只能参加两场,这是非常遗憾的。我选择了《奇妙的阅读,好玩的作业》作者陈燕虹老师和《危险性十三岁》作者王彬彬老师的沙龙,这两个主题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也是这几年我比较关注的。通过沙龙活动的交流互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书中的理念和作品背后的故事,让人体验到中“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沙龙结束,看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十分了,回到酒店已九点半,从早上8点半到现在,中午和晚饭休息3个小时,这样的“疯狂”,却又意犹未尽,却是愉悦的,这样的沉浸式学习,只因这一切皆为我愿意,千金难买我愿意。——这就是教育行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