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别扭期”的教育:
“别扭期”:学生个体价值正在加速觉醒,但传统学校的功能和模式滞后。
一、学校功能正在从“教什么”转向“为什么学”
过去,教育体系将人生简单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对学生来说,教育的价值直接体现在通过学习获得一份工作。学校不需要问“为什么学”。
现在,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传统教育所提供的知识技能已无法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职业保障。
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的意义,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作用?能不能帮他们找到方向?
(感受:学习的过程大于学到的知识,学生时代学到的知识也许在未来用不到,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研究探索及小组合作过程中锻炼的能力却是终身受用的。)
二、人的价值正在被唤醒,从被塑造转向作为独立个体被看见。
人的独特性正在成为核心竞争力。只有学生被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他们的兴趣、潜能和情感被真正看见并接纳时,他们才能形成稳定的心理支撑。而意义感,正是心理支撑的核心来源,这样在面对职业选择或环境变化不确定性时能找到内在平衡。
(感受:到底学什么专业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很多家长和学生面临的问题,如果能在初高中阶段就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将会为专业及职业选择助力大半。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给学生更多的接纳和正向反馈。)
三、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教育
认知科学规律告诉我们: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喜不欢喜欢这件事?(有意思)
这件事对我重不重要?(有意义)
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好?(有可能)
当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始终为肯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不断得到正反馈时,就会保持一种学习状态。
(感受:这也是确定职业方向时可以问自己的,如果都是确定答案,就可以勇敢去做。也能一直保持热爱。)
这也是学习任务设计的三条重要参考。
任务式学习让学生回归教育本质,唤醒自我、发现自我,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词好句:
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解决方案
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教育家杜威:“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