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无所为而为
道家:无为而无不为
佛家:无心而为
以上是三家以“出世的心态去入世”的观点,到阳明心学他们才合三为一,统一为“心学”。
有所为即目标,无所为即无目标,行为本身就是目的。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人为即“伪”,减去人为的东西,只剩符合道意的事情。
无心而为,做事认真但不去考虑结果。即心别上去。
心学,心即理。这里的心到底指什么?是指超生物超自然的“心”,不是heart,也不是mind。
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和辞让之心。
阳明讲的我心即宇宙,谈及到我心与宇宙万物相通的一面。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甚至人与一切无生命的物质都有感情。
人有他的生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