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读到《被讨厌的勇气》的这一篇,我看懂了,觉得写的很精彩。
哲人讲,他自幼与父亲关系不好,几乎从未有过真正的对话,20多岁母亲去世后,他与父亲的关系更加恶化。他记忆中有被父亲殴打的印象,他被打得逃到桌子底下又被父亲拽出来狠狠地打,而且这种情形发生了很多次。
哲人讲,按照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会认为“因为被打,所以父子关系不和”。
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后,站在阿德勒目的论的立场上,因果律的解释就会完全倒过来,会认为“为了不想与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搬出被打的记忆”。
当哲人下定决心修复与父亲的关系时,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待儿子,对儿子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等,这些与哲人毫无关系。即使父亲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
哲人明白,人际关系修复的自由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最后,按照目的论,哲人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对方会怎样,他不知道,也无法左右。出人意料,最终父亲与他的关系缓和了。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程老师讲的很多案例,婆媳不和,夫妻不和,亲子关系不好等。程老师会对学员讲,做好自己该做的。在媳妇位,对公婆孝敬。在爱人位,把老公当做天。在母亲位,做好母亲该做的。按照这个做,很多家庭变得和睦温馨。
也想到了王纪琼院长讲的实操流程,如何与婆婆沟通,与爱人沟通,增进亲子关系。以及院长讲的接话技术,双圈理论,鱼缸理论,等等。程老师,院长以及哲人学习的目的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一句话,自己变了,周围的场都会跟着自己变,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