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叙写乡镇基础教育样本
做新生命教育精神特区的共创者
各位代表,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是2022年12月30日,按照郑州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2022年12月31日起放寒假。今天,我们在这里以线上方式集会,共同谋划下一阶段的学校工会工作。无论是作为一个学期的最后一天,还是作为全国上下疫情防控三年的集中收官,这个日子都会因为我们自己对于它的认知和想象而意义非凡。当然,相对于大概率要从教几十年,见证中国教育一点点趋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我们而言,这个日子又注定是很长一段奋斗时期的一部分,甚至是极为平常的一部分。
我们学校五年级孩子读的《大学》之中,有一句话叫“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它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意思是说,南山之巅,那一两块岩石的位置是那样的显赫、紧要,作为周太师的尹又何尝不是如此,天下之民像仰望那块位置显赫、紧要的石头一样看着你。
我们处在哪里,我们有什么作用,处在这个历史方位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这一切,是在我们自己真正有了相应的意识之后,才真正具备意义的。换言之,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都是先在自己心中显赫和紧要起来,而后才真正发挥出那样的意义和价值的。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主题报告,明确提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目标。
无论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觉悟和认识,中国都将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论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觉悟和认知,我们所教的学生,都将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内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见证者。无论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觉悟和认知,都将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乡镇基础教育样本的叙写者,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缔造者和贡献者。
每一个日子,都因为我们对之无所觉察而蒙昧混沌;每一个日子,又都因为我们对之的憧憬和奋斗而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提出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九个坚持”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办好学校指明了方向。学校工会工作是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直以来,选择“新生命教育”作为办学理念的培育小学,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这些经验需要我们发扬和坚持。
1、持续践行“开放资源、和谐生态、成人成事、发展自觉”的新生命教育办学理念;
2、持续推动“让更多大的人走进学校,让更多的人助力成长,让更多的人享受学习”的办学实践;
3、持续用具体的事儿,把师生、家长卷入进来,办“我们的学校”。坚持用具体的事儿,把学校办成“最能代表师生家长集体意志的学校”。
4、持续以“深耕”和“厚植”凸显乡镇教育特有的魅力和味道,创新、创造“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乡镇教育样本。
5、持续以“美好教育”为指针,以国家中心城市地域坐标下的高质量乡镇教育品牌学校为基本定位,用“培育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新生命教育实践回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6、持续以“新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发展五大指标——“高质量、名品牌、优服务、真创新、深开放”为指导,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力构建“办学规范、五育并举、全面育人、队伍精良、轻负高质、社会满意”的高质量学校,建设全国基础教育乡镇名校。
7、持续培养“品德高尚、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兴趣广泛、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的高品质学生,持续深化“有底蕴会做人、有特长会生活、有涵养会共处、有担当会做事、有抱负会创新”的毕业生形象。
8、持续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设置、完善信息公示栏,公告校务信息,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建立问题协商机制,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有效化解相关矛盾。率先建成代表全体教职工集体意志的学校。
各位代表,老师们,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实践新生命教育的路上,关键靠教师,关键靠全体教职工共同缔造的新生命教育的精神特区。
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未来,真正支撑起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教育一定依凭这样一支有觉悟的教师队伍。对于我们而言,就是要有:
1、坚持与坚守的精神
上个世纪初,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一大批乡镇教育工作者的坚持与坚守,创造了中国乡镇教育的独特精彩。今天,我们有责任延续这种精神与精彩,让坚持与坚守成为中国乡镇教育的精神脊梁。
2、“熟教育”的视角
乡镇教育要坚持抱定“熟教育”的视角,要坚信自己身上也有外人可以切实感受的“风韵”,独立思考不跟风,“小而美”是乡镇教育的“风韵”,“深耕”“厚植”更是乡镇教育的“风韵”。乡镇教育人要学会用成熟园丁的心态看待教育的收成。“熟教育”的视角,就是笃定地在自己的田地里耕作,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把“扎根中国大地”这件事儿做到极致,把遵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这件事做到极致。有自己的半亩方塘,有预期内的保底收成,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投入与奋斗,有“熟教育”的视角与思路,剩下的便是静待花开了。
3、“最能代表师生家长集体意志的学校”的教育定位
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大、最深的传统是关注人——着眼于人,关注人的发展。乡镇教育要坚持这个传统,要有“成人成事,发展自觉”的意识。什么状况下下,我们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不能忘了“成人成事,发展自觉”,坚持用具体的事儿,推动乡镇教育发展。坚持用具体的事儿,把师生、家长卷入进来,办“我们的学校”。坚持用具体的事儿,把学校办成“最能代表师生家长集体意志的学校”。
一是坚持做事,坚持在“做的哲学”基础上做事。做——坚持做——坚持系统地做——坚持系统地做成日生日长的生态;二是坚持卷入更多的师生家长,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一群人,一件事儿,成功的概率一定会更大一些。三是聚焦在“我们的学校”的前提下做事,办“最能代表师生家长集体意志的学校”。充分洞察、发现师生家长的内在需求。这是乡镇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一条密道。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既是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克难攻坚,更是通过党的组织优势团结与带领全部的师生、家长集中力量办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
“新生命教育”的精神特区,不是哪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也不是拍脑袋凭空虚构出的一个精神状态,而是一切觉悟了教育工作者,一切内源性发展动力被激发的新生命共同创造的一种荣耀,一种“在岗位上站成一面旗帜”的荣耀,一种“我骄傲,我是新生命,我是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荣耀。老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最好的培育,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我们,以每一个的精彩,贡献生命的独特精神,共建属于我们的“新生命教育”的精神特区,共同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叙写乡镇基础教育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