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梦在高反经历中沉浮

西藏之梦在高反经历中沉浮

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向往西藏,觉得人这一生一定得到西藏走一走。因为蓝得发黑的天空下,经幡猎猎作响;皮肤黝黑的藏民,皱纹里夹着阳光与风霜;还有那金顶的寺庙,在雪山映衬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这些画面在我脑中盘踞不去,竟渐渐成了执念。

但是我也知道西藏处于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氧气稀薄得叫平原人大多会产生高原反应。一面是对西藏的向往,一面是对从未经历过的高原反应有点惧怕,这让我很矛盾。但去过西藏的人大多说,高原反应因人而异,即使真碰到,也是可以克服的,西藏还是值得去看一下的。想想也是,我曾经两次到过玉龙雪山,海拔也要在4000米以上,周边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反,有一次我和同伴爬上最高点,她高反得几乎要晕倒,而我除了有点喘,其余没任何反应。看来高反对我来讲,还不是太大的问题。从此,我一直念念不忘要去西藏。

10多年前,西藏的机会没等来,但我有机会去九寨沟游玩。在黄龙的时候,听说海拔也要在4000米以上。不知是当时太兴奋没听清楚导游的提醒,还是导游压根没提醒在高原活动的注意点。反正凭着年轻,我们上山的时候一路狂奔,看到美如仙境的景色又忍不住大声惊叹,下山的时候又开始下雨,穿着夏装的我们冷得受不了,于是又靠奔跑来增加身体的热量。整个游玩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不适,哪知道坐到大巴后马上头痛欲裂,而且肚子里翻江倒海,恨不得把隔夜饭菜都吐出来。那种难受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当时我曾经开过玩笑,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滋味,反正在我看来,那种难受不亚于死亡。

有了黄龙的高原反应后,我再也不敢提去西藏了,因为我实在难以忘记那种痛不欲生的高原反应。

前几年,和朋友一起去了青甘线、内蒙线和新疆,几次的同伴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反,个别同伴自始至终都处于高反之中,整个行程确实很痛苦。但是让我欣慰的是,虽然我年龄在同伴中也算是比较大的了,但两次行程我吃得下、睡得好、玩得欢,几乎没什么高原反应。同伴们都很羡慕我,我也是沾沾自喜。看来上次在黄龙的高反主要是因为我没有按照高原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活动。这时候,去西藏的念头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今年暑假一开始,我和同伴们就出发前往甘南。甘南的海拔也是挺高的,尤其是在扎尕那和莲宝叶则。有了之前几次的高原旅游经验,这次即使看到再美的风景,我也不敢大声叫唤,而且在行走的时候基本就是慢之又慢。但是在扎尕那达日观景台附近的民宿住宿时,晚上似乎有一点头痛,睡得不好,总是醒。当时我以为是因为牵挂着要到阳台看日出,所以没睡好。早晨起床后,感觉有一点点恶心,喝了一些水后,竟然全吐掉了。早饭的时候一点也没有食欲,于是几乎是饿着肚子出发的。我不知道是因为没睡好而状态不好,还是因为高反而状态不好。坐着民宿的小车到停着我们大巴的停车场的路上,我的肚子内很不舒服,这和在黄龙的反应是差不多的,我想我是有点高反了。曾经听人说,稍微有点高反,吸点氧就要没事了,但是我吸氧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转。奇怪的是,在停车场待了一会儿,我的症状就没有了,又恢复了之前的生龙活虎。所以我又觉得可能不是高反。

下午去花湖,下车的时候气温特别高,问导游要不要带厚衣服,导游说穿正常衣服就可以了,于是拿了件防晒衣就出发了。哪知道越往里走,身体越冷,尽管我们还算理智,走了一半就回来了,但是我就是全身发冷,头痛得很。后来到九曲黄河第一弯状态也明显不好,不但走路心慌,头也一直发痛,我知道我一定是高反了,那种感受真的特别不好。当天晚饭的时候,我又没什么食欲。到宾馆的车上,整个人就是昏昏沉沉的。

所幸的是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的高反症状没有了。高原反应不像生病,一旦症状消失,状态马上好起来的,所以很多人开玩笑说我又活起来了。当天我们到的是莲宝叶则,一共有两条线,第一条线的时候一点反应也没有,我好开心。第二条线前往4520的高度,虽然有点喘,但是在上面停下来一会儿后也没什么不适,我还特别庆幸呢。不过坐电瓶车下来的途中我突然开始心痛,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当时甚至担心是不是突发什么疾病了。电瓶车到终点还要换景交车,在等车的时候,我感觉实在没力气,于是一屁股坐在一家店的石阶上。同行的人要买氧气,但是手机没信号,没有零钱,我听到了,弱弱地说我包里有零钱,但就是没力气去掏包。后来有人看见我坐在阳光下的台阶上状态不太好,赶紧叫我坐到阴凉点的地方。好不容易景交车到了山下,在等大巴的时候,我趴在一家店的桌子上,头昏沉得根本没办法抬,肚子里也是很难受,总感觉心痛得很,后来有人说这是心绞痛。好不容易走到大巴上的时候,有人说我的脸色苍白得吓人。我知道这就是严重的高反。当天的午饭我没吃。

虽然随后的行程中我几乎没有高原反应,但是有了这两天的高反经历,我着实又担忧了。看来我的西藏之梦又得搁浅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