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
怎么让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成就感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呢?因为我自己目前负责学校德育处的相关工作,所以劳动教育校本化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处室。学校应该怎样有效施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天看了《人民教育》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非常有启发,所以将其要点摘录如下。
参与文章编写的老师有:
于 洁: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朱丽君:浙江省玉环市龙溪小学
朱彦妮: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实验小学
俞楚寒: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尹山湖中学
Part1: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1.指导示范,教给方法
不管是自理能力,还是家务劳动,都需要学生去了解每一项劳动的要求,使之有章可循,有典可参。教师要利用班会课开展各种劳动活动,也要在平时进行及时地指导。比如,怎么把窗户擦干净呢?教师要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然后教给他们小窍门:先用湿抹布擦一遍,最后再用废报纸擦拭一遍,效果很不错。当所有的劳动规范和细节一步一步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心中对这些操作就会清晰和深刻起来。
2.以身作则,踏实劳动
为了更好地做好班级的卫生值日,教师可以主动承包班级的一项值日任务。也可以把这项任务变成早读前的仪式,当着学生的面去做,也请他们监督。这样带头做卫生,给学生做一个示范。学生在看教师如何认真对待劳动的过程中,也主动掌握劳动的技能,慢慢养成踏实的劳动态度。做劳动教育,不能光说不练,也要“躬身入局”,参与其中。带头劳动,也能带动学生一起做好劳动,并从中体会到劳动的美好。
Part2:活动的魅力真不小
1.创设活动,爱上劳动
有时,劳动教育不必那么严肃,也可以变得很好玩。平时,可以制定家务劳动菜单。详细列举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家务劳动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整理被服、准备食物、个人起居等;利用寒假暑假,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模仿、实践,增长本领的同时引导学生获得愉快的劳动体验。节庆时候,可以组织做美食的活动,让学生动动手,体会劳动的乐趣。这样的活动很容易形成欢乐气氛。
2.绿植养护,培养干劲
班级的窗台上,放上几样鲜活的植物,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如何照料是一个问题。起初,孩子们肯定是心血来潮,一个个积极得不得了,一下课就去照看绿植。慢慢地,可能也是课业多了起来就会无暇顾及,绿植都有些蔫了。这时就需要专人负责,并设计表格展示在边上,每天完成之后打勾,方便持续照管。教师要时常关注表扬,期末还可以评个“护绿小能手”,让他们干劲十足。
3.主题班会,提高兴趣
主题班会,以小见大。可以开展以“劳动”为大主题的一系列“微班会”,每月至少一节。(1)“学一学”示范课。可以是教师自己示范,也可以请平时劳动能力强的孩子示范。(2)“找一找”游戏课。让全班来找出教室里的“卫生问题”,各自想办法改善,方法经过验证,被认为最有效的得1分。在不断地“找茬”和验证“解决方法”中,学生们探讨劳动技能的热情与日俱增。(3)“赛一赛”展示课。在学生学会一项劳动技能之后,就举行一次当堂竞赛,能力出众者授予奖状,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