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学前做准备
孩子答应的好好的,就是不写作业,不放手机,说一套做一套,怎么办?
亮点
实际上,只要孩子做承诺:我要开始写作业了,我要好好学习
都说明她想好好学习。
我们在纠结,用不用叫孩子起床,用不用催孩子写作业,又想催又不想催。为什么我们纠结呢?我们懂自己吗?
根源是:孩子承诺是渴望我们的认可,只是他真的做不到。承诺是他在表达他内在的需求。要想懂孩子,得想懂自己。想想,我们有没有做过承诺?和配偶,和父母。比如:我要明天早晨运动,每天读书。
懂孩子,才能知道孩子行为的根源,比如他为什么承诺了却做不到。因为没有力量,不是懒,不是说话不算数。
那为什么没有力量呢?
这是时代的问题,条件变好了,孩子却不愿学习了。
大人自己苦过,却不想让孩子吃苦,孩子只要学习就行。
家长越替代,孩子越没有生命体验,孩子越没有动力。我们为什么那么想替孩子干活?
1.你怕失败、怕损失,怕孩子没有前途、怕孩子摔着、怕路上出事、怕骄傲…
孩子越被替代,越不思考,越不会高效学习。被替代,说明孩子的事情都被安排,就没有胜任感。没有胜任感,就没有探索力。我们有没有只要孩子干不好,就不用他干了。
还是我干吧,我自己一会儿就干完了,省的和你麻烦。
胜任感一定源于*做*
没有思考力和探索力就没有学习力。
小时候被喂大的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
学习上被喂的多,总是在那里听,不独立学习,报培训班的,长大了就不会自主学习,特别是高中阶段,成绩就下滑了。
复盘以上:不让孩子独立做事→被安排→没有思考力→没有胜任感→没有学习力→没动力→承诺了却做不到。
说的写作业却不写。
说的运动也不动。
2.父母着急,就想替代
家长为什么急呢?
赶紧睡,赶紧写,赶紧背。
原因是我们希望情况快速改变快速,快速。
那为什么孩子喜欢玩呢?
因为玩不能替代,所以他在玩上有胜任感。因此,妈妈要成长,解决了自己的怕和急,孩子才能走上轨道。你不懂自己,就不懂孩子
前提是你要懂自己
要懂自己,得学习。
父母怕和急的原因是自己不自信,觉得自己不好。
所以希望孩子好,从而印证自己是好的。
我们总是在曲线救自己。
因为觉得自己不好,所以努力变好,让周围的人变好。
你有没有总想证明自己?
埋怨孩子成绩不好,都不好意思谈孩子的学习,觉得败兴,不想谈成绩。
那你就是觉得自己不好。
说明我们内心有坑,总想找到价值感,找到成就感。只要你的努力是想证明自己的,都不会有力量。你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终于知道自己总是那么累了?
原来是根源错了,总是想证明自己。二、原来上的好好的,一分班,不如高一第二学期分班,孩子就不想上学了,为什么?
这是孩子有恐惧了。
你是不是这样和孩子说:你上学期没学好,这学期可得好好学
你赶紧的,努力学习。
你一定要努力,否则你就白学了。
这样说的原因是怕孩子不使劲,你觉得你说了,孩子就使劲了
但结果是,你越这样说,孩子越没劲,因为你传递了恐惧。
你没有传递动力,却传递了恐惧。
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说教,是你在传递恐惧
就你这样,肯定学不好
就你这样下去,你能长高?
你在用恐吓传递恐惧。
你觉得你吓唬他了,他就动起来了。牛尾巴上点个炮仗,牛确实会疯跑,但结局是牛瘫软在地上。
我们的教育一直都是用恐惧驱动,这是错误做法。
我们要用正向暗示驱动。
做到正向暗示的前提:
一修心,不急不怕
二修语言
如果你只学语言,不修心,你的语言是没有能量的。
有能量的语言:儿子,来,妈妈抱抱,抱抱就精神了,就能起床了
语言里充满了爱,这是修心的结果。
没能量的语言:儿子,起床吧,再不起就迟到了
这只是话术,话到心不到,你在吓唬他
修心大于学话术。
没有爱的流动,就没有能量流动,孩子就没劲。孩子有没有说:你在说假话,说的没用
可是我觉得没有呀?我明明说的是真的
因为你话到心不到,心没到,只是流于形式,只是学了话术。
三:如何让孩子自主学习
1.允许孩子失败
允许失败的同时,你又很关注学习,这样孩子就会反思,就会深度学习。
四,如何让孩子快速投入学习?
1.有耐心
看看,快速投入学习的方法是有耐心
慢就是快
这几天,先让孩子玩,每天学习一个半小时,慢慢来,老母亲要有耐心。
尊重、理解、信任、支持
妈妈不修心,什么也改变不了
要修自己的心。不修心,看再多的育儿书也没用。要先育自己,不是先育孩子。光看育儿的书,学话术,没多大用处,只要你的内心没能量,说出来都像假话。所以妈妈要先修自己,育自己,育好自己才能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