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三分绝望,六分凄凉,剩下一分是含泪的控诉

生死场
萧红

《生死场》是中国近代被誉为“文学洛神”的著名女作家萧红(张廼莹)的经典成名作。

小说讲述了生活在封建思想残余的背景之下的三个家庭的“生与死”的故事,他们顺从地接受了封建残余的安排,生来就是一家之主的男人掌控着女人,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而生来就卑微又无助的女人,却只能无奈地眼睁睁地看着“顶天立地”的丈夫摔死刚刚满月的孩子。

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点明当时民族陷落、群众思想愚昧的背景,真实地刻画出那个时代在死亡边缘挣扎求生的人民形象,他们精神匮乏,穷困潦倒、封建愚昧,但在民族落陷之际却还保留着内心的血性,故事一环套一环,既悲怆又凄凉。

简短书评:

瑟瑟发抖。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感觉是瑟瑟发抖。如果说鲁迅先生的《呐喊》是为了唤起群众内心的民族血性,那么萧红的这本《生死场》就是为民族血性的爆发揭开了矛盾与痛苦的真相。

在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里,女人承担着家务事,仰仗着男人的鼻息过活;男人早出晚归,仰仗着地主的鼻息过活;而这一切折磨还远远不够。

在柿园子里偷情恩爱的成业与金枝,谁能想到婚后不久,丈夫就亲手摔死了刚刚满月的女儿,因为家里再也揭不开锅了;

打渔村最漂亮的女人月英,因为瘫痪在床被丈夫咒骂郁郁而终;

砍断小偷的腿,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结果了小偷,被捕入狱的赵三,却因此落入了地主涨地租的圈套;

……

一双靴子要穿三冬、遭丈夫打骂的即将生产的女人、在田间干活小产的李二婶子、自杀未遂的王婆、对强奸麻木的“缝补婆子”、空荡荡的尼姑庵……

最后还有,蹩脚的二里半,离开相伴暮年的老羊,拖着蹩脚,缓缓地走向未知的革命军的世界……

尘土飞扬,是连野狗都不来的荒凉地界;内忧外患,是树枝上挂着骷髅头的渗人景象;摸着兜里那出卖身体换来的一块钱,向苍天发出无力的控诉,为何要如此苍凉?

他们深陷物质匮乏与精神匮乏的深渊,叫人无法自救,却又渴望自救,既悲怆又凄凉……

在鲁迅先生为萧红的这本书所做的序中有一段话:

我在灯下再看完了《生死场》,周围像死一般寂静,听惯的邻人的谈话声没有了,食物的叫卖声也没有了,不过偶有远远的几声犬吠。
想起来,英法租界当不是这情形,哈尔滨也不是这情形;我和那里的居人,彼此都怀着不同的心情,住在不同的世界。
然而我的心现在却好像古井中水,不生微波,麻木的写了以上那些字。这正是奴隶的心!——但是,如果还是扰乱了读者的心呢?那么,我们还决不是奴才。

是啊!

历史的真相是多么残忍,让人不忍直视,这书里三分绝望,六分凄凉,还剩下一分是含泪的控诉,而这泪里饱含着对国家的热切,一词一句都是渴望救赎的殷切期望。

在这片灾难深重的的土地里,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里,我们应该意识到的真相,是如此的血淋淋。

在这一片悲怆的土地里,活着,就是要挣扎,不断地挣扎,不要脸地挣扎,无力地挣扎,而只能去挣扎。

那奴才麻木的“生”只会是“死”的结果,只有直面那早已血淋淋的伤口,才能在绝望中学会“向死而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 / 死 在我有生的16年岁月里从来就不敢去轻易触碰的字眼,一个人死了,不说轰轰烈烈,不说震天动地,起码也会引起...
    豫时书店阅读 3,251评论 0 4
  • 《生死场》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绝望,就像在溺水的时候你用尽全力拼命的探出头来,而岸边人却用竹竿把你往水里按以求快感。那...
    清风悦人间阅读 11,955评论 0 8
  • 《生死场》萧红。 《生死场》以“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发生的生生死死的故事…… 作者对生活在底层农民,特别是农...
    现在Present阅读 3,696评论 1 4
  • 人们常说,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可是在萧红的《生死场》中,生死都是小事,人命不如草介。 鲁迅为《生死场》作序说...
    江雪阁阅读 10,379评论 38 77
  • 萧红与冰心,都是中国二十世纪备受瞩目的两位女作家,她们如同两瓣奇花,绽放在中国十分特殊的这一个世纪里。一朵遭受了无...
    端端姐姐阅读 3,369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