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们写吧里推荐的几部电影,我都看过且感触颇深,也一直在关注还有没有推荐的电影,一定要挤时间去看看。
看完这些电影之后,除了感动之外,还能留下什么呢?钟杰老师,我一直都比较敬佩她,似乎生活中无论什么都能捕捉到教育的契机。那我就想到这些电影能不能与我的班会课有关,能不能与我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课有关?回校园之后,是不是找时间给孩子们播放一些经典电影,从电影中挖掘一些素材来做主题分享或者来创意写作呢。
这又让我联想到一位小语届大咖张祖庆老师,他的电影文学写作课可谓是相当有名。记得有一次,他到学校来上了一堂公开课《灵犬莱茜》电影文学写作课,上得非常精彩,当时在场的很多老师都感动哭了,从那以后我也关注了这位老师,也零零星星地听了一些他的谷里书院课程。今年暑假,张老师的新书《从课堂到课程》出版了,我就果断入手一本。
在这本书里面,有一节讲了他电影课程的前世今生。他从2004年开始做电影课程,到现在已经18年了,他的电影课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萌芽状态:偶尔为之《亚马逊河探险记》,觉醒状态:主动开发课例《草房子》开发状态:系统开发课程《月亮之上》升级状态:系统开发课程《灵犬莱西》《神奇飞书》。
在萌芽状态中,他偶然看了一部电影《冲出亚马逊》,觉得可以用在作文上,就开发了“亚马逊河探险记”,学生很喜欢,作文课效果特别好。记得有一次我在教一篇课文《月光曲》,要写一个片段。我就给孩子们放了一段轻音乐,让孩子一边听轻音乐一边想画面,一边记下用笔写自己的感受,效果还不错。现在我已记不得孩子们写的什么,也不记清楚放得是什么音乐,但是当时那种感受特别美好。新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觉醒状态中,张老师主动开发课例。影视资源是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比如我们教学一些文章时如果能插入一些背景视频,那效果比纯粹地干讲,有感染力得多。在升级状态中,让电影遇见书。将小学中高年级的电影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艺术目标,读写目标,情感目标”。还要对电影课程内容进校梳理,一是电影欣赏课,二是电影微写作,三是电影遇见书。
每一种课程都特别有意思,我准备去尝试一种。在“电影遇见书”里面,有很多经典的书籍都改编成了电影,比如《草房子》《查理巧克力工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小王子》等。我想以电影来推动整本书阅读。但是电影不能直接放完,要设置悬念、要剪辑还特别考技术。“迷你电影海报”也特别有创意。“看电影—做海报”创意写作课,张老师借助微电影《月神》,指导学生设计电影海报:海报要有一幅主打图,要有基本信息,要有电影的故事梗概,有详有略,但不要交代太清楚,设置悬念,要让观众有兴趣走进电影院。还有一种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再看一部电影,制作一份海报,进行海报创意大赛。
电影和文学一脉相承,我认为可以和整本书阅读联系起来,学生推荐一部看过的好电影,由电影到整本书,全班再进行共读共写。电影融合了舞蹈、文学、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提升儿童的审美素养和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非常具有熏陶作用。谁在童年接受过这样的语文教育,一生都特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