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一节真正体会到了「营销」在做咨询中的重要性,「营销」是企业成功的真因。
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当下位于哪个版块,营销传播和品牌属于「营销」4P中第四个P推广的部分。同时,这一节让我明白:“,4P是营销的全部和全部的营销,只要是讨论4P问题,一定是产品、价格、渠道、推广,四个要素一个都不能少。”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做的营销方案都是不完整的,只是围绕「推广」在做,而且做的还很有限。做的这个东西,价值和意义都不大,所以也没啥效果。看清了这个真相,是很沮丧的事情。
华杉老师讲道:“在2013年,华与华开始和西贝合作的时候,我们首先对西贝进行了一个4P的盘点。首先看看它现在的4P是怎么样的,我们要改善它的营销,就要考虑怎么来调整这4个P。”
华杉老师以西贝为例,讲解了4P的运用。这段解读让我意识到,要先对企业4P进行盘点,基于企业4P现状与业态的变化结合起来考虑怎么做调整。
华杉老师讲道:“那就把这个菜单从100多道菜砍到了33道菜,这是产品最大的改变。刚开始的时候好多老顾客都投诉,怎么平常点的菜点不到了,这还是西贝吗?大家都很担心,我也是第一次接触餐饮项目,懵懵懂懂的。只有贾国龙董事长最坚决,他说如果不愿意来没关系,不愿意来的就不是我的客户。他这句话倒是很对我的胃口,因为我历来就是先放弃后选择,这是兵法的基本原则,要想得到,必先放弃。”
这里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企业家的魄力,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是:做事时,要先放弃,才能得到想要的。如果不舍得放弃,不敢于放弃,害怕损失,永远得不到想要的。而且这其中很重要的点是:要清晰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样的话,放弃就有了依据,与想要获得的无关的都可以放弃。
这其中是有风险的,还是华杉老师前文讲的:“作为一个经营者,一定要把风险担过来,因为利润和风险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你不要风险,你也就走向了死亡。”
华杉老师讲道:“在一次行业的交流会上,有人就问贾国龙,你是怎么样通过科学研究调研得出33道菜的决策,而不是44道菜呢?贾国龙说我也没为什么,我总得做一个决定,我就选了33道,不够我还可以再加嘛。所以很多东西都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在过程里不断涌现出来的创意和战略,而不是说你在一开始就制定了一个详细得不得了的方案,然后按这个去执行。我们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思维和在过程当中管理的战略,而不是狂妄地制定一个东西就让人去执行十年。”
这个地方我学习了「涌现」的智慧,这个例子让我体会到了很强的「灵活性」。
也就是说,『决策』没那么死板、僵硬,也没有常人所认为的「重要性」或是什么至关生死的意义,“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不在于「决策」本身,而是在『过程』里,在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和改善。我在这里突然体会到了,过去真的深受“高考决定一生”这句话的荼毒。高考是个时间点,也就那两天,人生可是一辈子,至少六七十年。高考只是前面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的事罢了。
“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思维和在过程当中管理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