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贤们在他们立功立德的历程中,有很多洞烛人性的心得,这些心得借着一些传说或典籍传诸后世,成为我们在创业上最佳的懿范。
人类善于伪装自己,单从一个人的外表,我们实在很难察觉出他的真正本性和真实才能,因为人类的外貌“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对于这些善于伪装的人,我们要察觉他是否足堪重任,必须要有一面洞烛人性、明察人心的镜子。
我们的祖先在这一方面似乎特别有心得,在《韩非子》、《吕氏春秋》、《史记》、《四书》……等古籍中,都有这一方面的“研究心得”,其中比较有意想的是《史记·魏世家》中所载的李克那一套“观人术”以及《诸葛武侯文集》中所记载的“知人之道”。
《史记·魏世家》第十四中有一段故事,认意是说魏文侯想找一个贤能的人来当宰相。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请教李克。李克列出了五项评断标准给魏文侯参考,于是文侯就根据这五个标准用了魏成子。
1、居视其所亲:当他不仕在家时,都与哪些人物交往。
2、富视其所与:当他有钱的时候,他都把财富施舍给些什么样的人。
3、达视其所举:当他居于高位的时候,他举用些什么样的人才。
4,穷视其所不为:当他陷于困厄时,是不是能够敬谨其行,有所不为。
5、贫视其所不取:当他贫穷时,是不是能够严其操守,一介不取。
这五项标准看起来好象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事实上,其中已经大抵包含了作为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才能,从这五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大致上可以了解这个人是否足堪重任。
因为从一个人的日常交往,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人品和格调,如果他交往的,都是阿猫阿狗之类的“损者三友”,则长期薰陶之下,必会“近墨者黑”。这就是“居视其所亲”。
而当一个人有了银子以后,如何支使这些银子,也是一门学问,如果把银子拿来花天酒地,这种人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而淫”一类的人物。反之,如果有了银子而能象孟尝君一样拿银子来换取“义”行,则这种人物的心志就不同凡响,这就是“富视其所与”。
从一个人所选用的人才,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就拿魏成子来说,他所推荐给魏文侯的三个人,都是第一流的人才,因此魏文侯对三个人都以老师之礼相待。翟璜也推荐五个人给文侯,但那五个人只能算是一般的人才,魏文侯只是以臣子之礼相待。由这一点可以看出魏成子的确要比翟璜高明。这就是“达视其所举”。
考验一个人的品性与操守,最好是在他困厄贫穷之际,孟子所列举的大丈夫基本条件中,就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两条。李克也在他的标准中,列举了“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两项。这两项的基本精神是在于一个“坚守原则”,一个人在顺境之中,要守住原则很容易,但是要在困顿中仍然不放弃原则那就很难。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必须有这种超乎常人的耐力,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仍然要坚守原则。
类似这一类的准则在诸葛亮的兵法中也有,诸葛亮在其“知人之道”方面,列举了七项标准: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问之以善恶是非,而了解此人之正邪。
二、穷之以辞弁而视其变——以诘问的方法来观察他应变的能力。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问他一些关于计谋策划的事情,以了解他的见解是否高明。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找些困难的事情让他去应付,以观察他的勇气。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用酒把他灌醉、来观察他的本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用利来诱惑他,以考验他的操守。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交待他一些任务,以观察他是否值得信赖。
李克的观人术是静态的,是从一个人日常的生活中来观察,而诸葛武侯的观人术则是一种主动而又积极的考验方法,他用交谈、诘问、请教、宴客、试探、模拟作业等之方法来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心志、应变能力、智慧、勇气、本性、操守,以及能力,这种观人术比李克的方法更为具体明白。
这些观人术代表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才评核准则,这些准则在今日仍然有着相当高的实用性,值得企业经营者作为甄选人才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