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始终相巡,以致天下之和。
(《礼记·祭义》)
故至阴飂飂[1],至阳赫赫[2],两者交接成和,而万物生焉。
(《淮南子·览冥训》)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积阴则沉,积阳则飞,阴阳相接,乃能成和。
(《淮南子·氾论训》)
【注释】
[1]飂(liù):原意为风声。《吕氏春秋·有始》:“西方曰飂风。”在此引申为清冷之气。潘岳《西征赋》:“吐清风之飂戾。”
[2]赫赫:显耀盛大貌,炎热状。《诗大雅·云汗》:“赫赫炎炎。”
【解读】
和,有和谐、协调、调和以及温和、谦和、和缓等义。大而天地阴阳之气,乃至天下万物、诸多人事,莫不以“和”为贵。
《礼记》曾说:“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始终相巡,以致天下之和。”说明日月周行,阴阳消息,是导致天下万物和谐的根本原因。
天地阴阳之气,性质截然相反。然而,若二者交接而调和,则可以产生万物。《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田子方》发挥其意云:“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淮南子·览冥训》“至阴飂飂,至阳赫赫,两者交接成和,而万物生焉”,实是祖述了庄子之意。
至于阳升阴降,也必得相接而成和。《易》所说的“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交泰”,其理实同。
联系到医理,朱丹溪认为“阳往而阴来,阴往而阳来,一升一降,无有穷已”;“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则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以气血而言,“气为阳宜升,血为阴宜降,一升一降无有偏胜,是谓平人”(《局方发挥》)。总之,说明阴阳、水火、气血的正常升降,可达到人身的“阴阳比和”。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所提出的“和”的哲学意义,是至广至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