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宋-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关于这首诗的成因有几种说法,说法一:这是苏轼一生中写的最后一首诗,是苏轼临终(病逝于1101年八月北归途中,常州)前写给陪伴自己后半生起起伏伏的小儿子苏过的一首诗。苏过从小便随父亲到处漂泊,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一直陪在苏轼身边。是他留给人间的最后一首诗。
说法二:1100年六月,苏轼从海南遇赦北归,北归途中,经过江西庐山与浙江杭州,已是人生暮年的苏轼又写了一首诗,将江西的庐山和杭州的钱塘江两处著名的景点融进了一首诗中,此诗就是《观潮》。
说法三:某日,苏轼到了庐山。名山大川,气象万千,是日,天朗气清苏轼和几个朋友一起,登山访寺。走近一座山寺,只见亭阁灵秀,树木蓊郁,粉墙雪白,一个老僧迎了出来。“请问施主,是东坡居士吗?久仰,久仰。老僧已在此恭候多日,请施主为我寺,赐下墨宝。”苏轼接过小僧所奉笔墨,未加思索,就着粉墙,写下了这首诗。
本人觉得结合说法一和说法二相对来说是最靠谱的。由于他遇赦第二年在北归途中去世,及其子苏过一直陪伴身边来说,这两者结合是最合逻辑的。说法三最不靠谱,由于苏轼多次到庐山,描写庐山的诗文有好多,可能把其他诗的写作成因混同于此诗。
诗人在此诗中写到,庐山的烟雨迷茫,钱塘江的潮汐滔天(浙江潮),都非常值得去观赏,而且会产生一种冲动的期望,此生如果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
当终于亲眼看到庐山秀丽风光、浙江潮的壮观场景后,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只觉的庐山烟雨也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也就是浙江潮水。虽然诗人在此诗中充满禅意,寓意深刻。但总结为俗语一句,就是“不过如此”罢了,不必刻意追求。
苏轼大概通过自己的一生经历,对世事已经看淡,所以告诫儿子不要对“妄念”过于执着追求,需要淡化执念。就算得到你的执念也不过如此,人还是顺其自然,过其一生。
现在大多数人不信佛,脱开禅意来读此诗。让我从一个普通俗人的角度来读一下。
第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这是一个让人期望得到的目标(欲望、妄念)。
就像我们每一个阶段的人生都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孩子出生后父母长辈就对他们寄于期望,希望成龙成凤。继而希望进一个好的幼儿园、更好的小学、初中,中考希望考一个重点高中,高中毕业希望考上北大清华或者“985”“211”。如愿毕业了希望找个好工作、有个好收入,工作后希望能得到升级、提干、步步高升、升官发财(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观念)……。就像许多人希望经济上有所成就,不管自身客观条件,直接把马云、马化腾等等最成功人士作为自己的榜样,反正人生目标繁多且远大。有人好高骛远,有人脚踏实地,都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句“未到千般恨不消”,这是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的心情,焦虑和煎熬的写照。
在这种心情促使下,这时就有“太聪明”人急于求成,使出实现目标的旁门左道了。坑蒙拐骗,层出不穷;贪污腐化,屡禁不止;欺上瞒下,花样翻新;尔虞我诈、防不胜防。
第三句“到得还来别无事”,这是目标实现后的看淡,感觉“不过如此”。
当人们经历千辛万苦风雨磨难过后,实现了那些执着的目标(欲望、妄念)之后,鲜花和掌声过后,一切都会归于平淡,你还会觉得当初执着的目标(欲望、妄念)有多么的重要和美好吗?
觉得前一个目标(欲望、妄念)实现了,现在已经没有感觉了。想想不过如此而已,那就期待着继续向下一个目标(欲望、妄念)进军。
第四句“庐山烟雨浙江潮”,这是下一个目标(欲望、妄念)循环的开始,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止,人们都在乐此不疲中继续着,一代又一代。
人生就是这样,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经历,不同层次地位,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欲望、妄念),需要人们继续不断努力争取,积极向上攀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不能免俗,问题是如何正确取舍。除非像诗中描写的一样能够参透其中的禅意,脱俗,一般凡人做不到。
因为有了永无止境的目标在前方,所以就产生了“人生苦短”的感叹。
人生虽然需要积极向上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如果每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普通一员。结合自身实际,脚踏实地,心态平和,并能做到:接受父母的普通(平庸);接受自己的普通(平庸);接受子女的普通(平庸)。
对父母、自己和子女都不提出过分的高标准要求,那对社会将是幸事,对民族将是进步。最起码有助于培养诚信公民,减少坑蒙拐骗等恶习。
这是我再读此诗的别解。
是否感觉和作者的思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附注:笔者认为用“普通”替换略带贬义的“平庸”,让人更容易接受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