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成为一名骄傲的母亲以来,我从零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在广泛阅读儿童教育心理学方面书籍后,在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中,我找到了一个能让我平心静气与孩子相处的有效方式——课题分离。
阿德勒将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他主张将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开来,搞清楚“这是谁的课题”,做到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要让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
举个例子,近期频频爆出小孩学习不好,把父母气病的新闻,那我们就先来研究“小孩不学习不好”这件事。首先应当判断,这是谁的课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那么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最终带来的结果是谁承担?是孩子本身,所以学习这件事情应该是孩子的人生课题。其次,在了解了这是孩子的课题后,父母应该做的事情是把学习这件事情交回给孩子,但也不是完全不闻不问,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反观周围,父母将孩子成长的责任统统揽到自己头上,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使然,为人父母的我们肩负着孩子成长的重任,是父母负责的表现;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模式下,孩子容易形成“我是在为父母学习”的思维模式,并不会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人生课题“,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命运,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尽管我的孩子年龄还小,我始终坚信:她虽然还是个孩子,但终有一天她会长成一个大人。所以在与她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努力保持着双方的”横向关系“(出自《被讨厌的勇气》)。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会陪在身边,给她鼓励和建议;当她伤心难过时,我会轻轻搂着她、安慰她,等她雨过天晴,露出笑脸;当她感觉害怕时,我会给她加油打气,给她勇气和信心。我能做的就是守护她、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但是在她的人生课题上,还需要她自己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