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语录汇集(第二部分)

——《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读书心得14

第二部分的访谈嘉宾无一例外都是心理学或哲学方面的专家。他们有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有大量的案例佐证归结,有丰富的人生或职业阅历。虽然侧重领域有所不同,但会发现他们给出的专业建议、经验和智慧的走向却很趋同。心灵导师的作用在于唤醒,在于迷茫时的点拨、领航。

01  关于教育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李玫瑾)

——父母给孩子示范的除了平和,还需要威严。(李玫瑾)

——父母中一定要有一个人有思想,有主见。(李玫瑾)

——要让孩子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能够读懂别人。(李玫瑾)

——要让孩子懂规矩。人在早年尤其3岁到6岁立规矩非常重要。(李玫瑾)

——相对(考试成绩)来说,更重要的是扩大孩子的心胸、眼界和志向,以及他们对自己正确的定位。(俞敏洪)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好像总想教孩子一些东西,纠正孩子你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给孩子讲很多道理。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你的行为示范出来,是一种榜样的力量。(陈海贤)

——否定性的信息只会给人带来无效的要求。(俞敏洪)

02  关于亲密关系

——挑剔是一种本能,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一种教养。(周国平)

——我总结出婚姻中的一条原则,就是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尤其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的性格。我们要欣赏对方性格好的那一面,然后接受我们认为不好的一面。(周国平)

——亲密关系需要是的平衡。(陈海贤)

——纠结于沉没成本,就不可能开始新的生活。(俞敏洪)

03  关于幸福

——幸福就是一种澎湃的“福流”。福流代表的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时能够沉浸其中,物我两忘,忘掉时间、空间,忘掉自我,此时不知是何时,此时不知在何处,特别开心、愉悦、沉静。(彭凯平)

——一定要把我们的工作当做未来发展的一个路径和台阶,在工作中产生澎湃的福流,意义感特别重要。(彭凯平)

——一个人能够真正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生命,面对自己的过去,面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对自己做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检讨,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再次反思,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能够做到的人,生命的幸福指数,或者对生命的感悟能力会大大加强,并且对以后的生命带有重大的指导和正向的引导作用。(俞敏洪)

——对成人来说,优秀习惯的养成完全需要自律。(俞敏洪)

——要爱上读书,只能在读书过程中爱上读书。(周国平)

——我们始终被外在的东西所折磨,但只要活在当下,专注我们此时此刻做的每一件事情,把他做好,做到极致、则就是那滴蜂蜜,抓住这一点,我们就不再焦虑。(刘嘉)

——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掌控感?我觉得获得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把一件现在做的事情、擅长做的事情,做成事业,做出它的稀缺性。用稀缺性对抗不确定性。(刘嘉)

04  关于人生意义和追求

——人生意义的二大标准:一是自己精神上的充实和丰富;二是给他人谋来的幸福。(周国平/俞敏洪)

——人有两种目标:一种是让自己真的能够成长;另一种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有时候这两种目标是相悖的。(陈海贤)

——成长型思维本质上就是你承认答案不在你的头脑中,而是在和现实的互动中,在和他人真实的交往里,在不断地练习某种技能和孰能生巧里,而你的头脑是有限的。(陈海贤)

——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可贵的品质就是要“坦诚面对自己的生命”。(周国平)

——所谓有意义的人生故事,就是我们在不停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经历事情、产生感悟,然后不断成长的故事。(陈海贤)

——改变的本质不是说我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我选择了它。而是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些不确定性和新的可能性。(陈海贤)

——你创造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倒过来要么限制你,要么塑造你。(俞敏洪)

——孤独其实是一种人生动力。因为一个对生命负责的人,一个善于去感受和思考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陷入“生命绝对浪费”的状况。(周国平)

——我认为做大事业一定要热情,热情非常重要,一种出自生命根底里的热情。(周国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