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挺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其意指人应具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友的道德标准。
孝悌忠信,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显著的特色,但也是传统文化中最遭人诟病的观念。孝悌忠信是难道是封建社会的旧道德和旧传统的槽粕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孝悌忠信为何常被人诟病,是因腐儒将其极端化,使其脱离本质。
那么其本质为何?“孝悌忠信”是孔子核心思想“仁”的必然表现。它是“仁”作为抽象概念所需的具体的外在的伦理规范。
孔门倡导孝悌忠信,这是从“仁”的基本思想出发,同时也是政治的需要。
“孝”是历朝治国的核心观念。“孝”作为中国传统治国的核心观念,始于汉朝。如我们所熟知的汉武帝刘恒侍奉母亲,躬行孝道“亲尝汤药”的故事。
其意义何在?孝悌忠信,体现了儒家“家国同构”的思想。孝悌忠信,从调节家庭、家族关系,向外逐渐推广,由家而国,最终使家庭伦理规范,推广为社会伦理规范、国家政治规范。
我们不能因腐儒们的愚忠愚孝而否定了传统文化思想“孝悌忠信”。不让忠孝教条化,让其在现代绽放光芒,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以正义和法制为基点,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