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达的社会”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期待,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用“四通八达的教育”创造了“四通八达的人”。
在这封给妹妹的信里,至于如何创造所谓四通八达的社会,陶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的宗旨是要叫种种人受平民化。”我被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四通八达的社会”所吸引,并对其中的“平民教育”进行了思考。按照陶先生在信中的说法,所谓四通八达的社会,就是要通过平民教育的形式,“一方面要打通层层叠叠的横阶级。如贫富、贵贱,老爷小的、太太丫头等等,素来是不通声气的,我们要把他们沟通。又一方面我们要把深沟坚垒的纵阶级打通。纵阶级最昭著的是三教九流七十行,江南江北、浙东浙西、男男女女等等都是恶魔把他们分得太严。这种此疆彼界也非打通不可……”现如今,这种“平民教育”应是所谓的实现“教育普及”,“横阶级”、“纵阶级”可以理解为影响教育推向新潮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打通“家校共育”的横沟纵壑,才能营造育人的和谐环境,建构教育顺利发展的桥梁。
陶行知先生还写道:“我们生来此时,有一定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孙的责任。”陶先生的观点,即使在今天依然意义深远。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上行下达十分通畅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平等作为一种前提尤其重要。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他们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努力践行党中央的号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热爱每一个孩子,无论调皮与否,无论他的成绩如何。
现在外出打工的家长越来越多,孩子大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而爷爷奶奶对孩子特别宠爱,甚至溺爱,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而不能遇到问题孩子就放弃他,或者直接交给爷爷奶奶。因此,农村一线教师更要多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方面,及时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任何问题。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老师也是学生的临时家长,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孩子都是茁壮成长的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会长歪、畸形。作为园丁的我们,要及时打理、修剪,让每一棵幼苗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这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们的义务。
“双减”背景下,学校要有管理新视域,教师教学更要新理念。新时代新教育,新思想新要求,真正践行“减负提质”,为学生的身心德智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让学生在“轻负高质”中阳光健康成长。“学校即社会”,四通八达的学校教育,助力四通八达的社会的稳步创造与发展!
学生平等始于心,创造教育践于行。相信通过我们每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无私奉献,爱和温暖将会植根于孩子们心中,未来社会必将和谐、稳定,四通八达,祖国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