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把这道题给说了,一支棒棒糖。”举手者不少,只不过找人回答看花了眼。看看下面,就幼熙吧!随着回答,一支棒棒糖就被幼熙收入了囊中。只不过人家当时没有舍得吃,就把它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
讲解试卷,饱经风霜的老屋,饱经风霜的大树,分析完人家的答案,便让孩子记录到自己的试卷上。此刻孩子们在订正试卷,我在下面巡视。突然我看到了幼熙的这支棒棒糖,趁着幼熙没留意,一下子就把这支棒棒糖给剥开,然后甜蜜地放进了自己的嘴里,反正在等孩子们答题,似乎也不算违反纪律。小孩儿们觉得不可思议,都被震惊到了。“哪有班主任抢学生的糖果,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你咋这么好吃呢?小孩儿的糖都不放过。”此时的糖,已经在自己的嘴中,确实挺甜的。那糖纸呢?在自己的手里,一会儿到了幼熙那里,顺手又把糖纸给了他。顺带说着“小孩儿,下课了别忘把它放到垃圾桶里。”
幼熙无语了,拐了人家的糖,还把糖纸给他。看到自己向前走了“泽涵赶紧把自己的糖给藏好,“老师,你不要想着把我的糖也给‘野’了。”听听,这宝贝疙瘩说的,好像我经常干这种事似的。“我可不是随便拆开他糖的,我就是替幼熙看看这糖有没有毒。在有些事情上,我也牺牲一下,也寻求一下那种伟大。你看邱少云,你瞧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老师,你真对得起语文老师这四个字。”
写过了这两个例句,试卷上还有几个例子:,阳光灿烂的笑脸,阳光灿烂的心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具体的画面。看着这两道题,吃糖的我不就是阳光灿烂的笑脸吗?接下来我就站在讲台前面,含着那支糖,笑眯眯地,给他们语言引导,给他们摆这个例子。事件有了,笑脸有了,这就可以写了。没想到这偶然间的事情,竟然成了课堂的随机教材。此时我感觉自己成了一个最好的演员或者模特,成了孩子们描绘的对象。
相对于笑脸,是有形的事物。通过表现可以看到,但是心情就略微难写了一点。想象吃糖的心情,心里是多么的幸福,是多么的满足,是怎样的快乐等等。由于是复习阶段,所以思考起来对于大多数学生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细化心情的愉悦,就是答题的关键。而引发阳光灿烂的心情,就是这支糖。
当然有些孩子在构思自己的句子,思考自己的具体画面。我也仅仅是给他们多提供一个例子罢了。下午下课时间,班级小善人就出现了,铭天来了。“老师,你是不是觉得应该再奖励给王幼熙一支棒棒糖。”听着小孩儿的话语,奖励给幼熙。“去,铭天,从糖桶里给他拿一支,放在他的桌子里。”
这个被同学惦记的小家伙,没想到被同学这么关心。但是老师喜欢糖吗?也不见得!只不过是和孩子开一个玩笑罢了。“野”糖记就权当是班级的一个笑话!毕竟它也是我们的班级生活,是真真实实发生的,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