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

今日阅读: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

曾被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深深触动,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是一个武师成为一代宗师必经的三个阶段。

这句话对教师也富有启迪意义,对应于课堂教学,就是“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

教师应该系统思考“教什么”“如何教”“为何教”,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回看自己的成长历程,就是在不断叩问和思考“教什么”“如何教”“为何教”这些教学本源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着“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的三个阶段。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

始境:见教材

教师开展教学最先面对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对“教什么”的思考体现的是教师的课程观,而课程观最先体现在教师对待教材的态度上。

对待教材,我的认识变化与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参禅三境界很契合,对应他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经历了“依赖教材”“跳出教材”“融入教材”三个阶段。

从教之初,我将教材视为唯一标尺。我反复研读教材,重要的语句段落能熟练背诵,这让我的课堂语言非常干净,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像是教材的传声筒,这让课堂显得寡淡无味,很难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绪。

工作第三年,偶然听到一堂展示课,课堂上那种热烈有序的氛围引起所有听课教师的赞叹。

我捕捉到一个细节,就是授课教师所例举的“一碗馄饨的故事”“彼得的账单”“关于成长的谈判”等素材全部源于课外,没有一个是教材中的例子。这极大地影响了我,我开始抛开教材,不断“拓荒”。

大量生动事例的铺陈,确实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殊不知过后学生却反映这些内容似乎学过,却又没什么深刻印象,翻开书本,也是空空如也。看来我是垦了外面的田,却荒了自家的园。

直到2009年我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唐少华的一节历史的读图学法指导课,才有所顿悟。

唐老师只选用了教材中的4张图制作了4张幻灯片,简约的流程犹如画了一个圆——先是聚点,抛出一个问题并集中火力;然后拎线,通过问题链的推进,有如“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最后联圆,环环融合,首尾呼应。

整个过程不蔓不枝,却让在座的所有人深切体会到“整体—局部—细节”的读图方法。

这时我才对“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教师要做的不是单纯依赖教材,也不是抛开教材,而是融入教材。

当本着“融入教材”的认识进行备课时,我慢慢学会了经济用材,选材上“少而精”,用材上“简而丰”,让课堂脉络清晰。

同时,平日处处留心,随时随地积累素材,作为备课之资,以提升课堂的密度和质量。此时,我已经由“狭义的备课”跃升到“广义的备课”。

关于“广义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位拥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上了精彩的一课,观摩教师都听得入了迷。

课后,当被问及如何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仅花了约15分钟”。

又境:见自己

在教师角色上,我也经历过转变。

一开始,我忙于显示自己的强大,表现为雷厉风行、干净利落、果断决绝、说一不二。客观上,这带给我颇为可观的成果,最直观的就是教学业绩突出,这带给我很大的自信。

但当我再次读到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时,对照一下,就不难发现自己处在第三个阶段,实在是等而下之的境界。

此时我意识到教师的强大固然可以增加自身的力量感,但过于强大,尤其是那种表象的强大,反而掩盖了学生的光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而不是显示教师自己的强大。

后来,当我在为《与人为善》进行备课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念头竟然是“我自己与人为善吗”,这一自问让我猛然心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如何有勇气和底气面对学生?

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教师身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理应“闻道”和“悟道”在先,应是首位学习者和自觉反思者,主动提升自己。

于是我决心调整自己的“位置”,有时站在学生的前面,遇物而诲,择机而教,做一个引导者;有时站在他们的身边,促膝长谈,耐心倾听,做一个陪伴者;

有时站在他们的身后,藏巧于拙,乐于示弱,做一个陪衬者。

之后,我越来越重视自身作为“例子”的力量,力求以教人者教己。上《与人为善》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身边的美善现象,一个学生提到了我:“一次全班在操场上排练节目,后来下起大雨,郑老师带着几个男生冒着雨冲回教室给大家拿来雨伞,自己却被淋湿了……”

我始终坚信,教师站立的地方就是一个教育场,在这个场域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果然,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善举:有个学生常常备着青草药膏,说是班里常有同学被蚊虫叮咬,青草药膏可以派上用场;

有个学生常常带点儿面包,说是万一有同学没来得及吃早餐,可以暂时充饥;有个孩子感冒了,只见他独自一人走到边上吃饭,说是怕把感冒传给同学。

我始终认为,教师的高光时刻,并非站立在领奖台上收获鲜花和掌声之时,而是站立在讲台上收获亮晶晶的目光之时。

真正的教育者,是在施教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的人。教师只有不断自我提升,课堂才能日益精进,每一点儿自我提升,都可能会让课堂发生一次微革命。

至境:见学生

课为学生而教,这点毋庸置疑,但要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比如道德与法治课,特别是七年级部分,大量内容诸如规则、诚信、友善等,在道理上似乎都是显而易见的,可真正要落到行为上却难之又难。

例如《遵守规则》一课,似乎不用上课大家都知晓要遵守规则,可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破坏规则的现象。

道德与法治课如果没有触及学生的内心,略过学生认知上的盲点和行为上的难点,没有经由学生自己思考而给予一个答案,就会沦为一种道德规训,看似快捷高效,实则是一种残缺的教学,因为它规避了“教育的难度”,那种启迪思维、健全人格的难度。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用心备课之后,内容可以说烂熟于胸,课堂似乎也行云流水,可真实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问题出在哪里?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上《遵守规则》一课时,当学生问起“好朋友向我要作业抄,我给不给”“看到好朋友做了坏事,我该不该说”“对不讲规则的人要不要讲规则”等问题时,我才意识到我设计的问题不是学生关心的问题。

原来问题出在离教材近了,却离学生远了,所以深入却难以浅出。

课堂不能用力于外部的规训,而应着力于内在的需求。

教师应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认知起点出发,教学设计和课堂推进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师应努力营造独立思考、平等对话的氛围,积极又和谐,热烈又有序,在这样一种真实、自然、和谐的课堂形态里,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还是以《遵守规则》为例,在利用教材中的交通规则作为切入点时,我不是设置“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有什么危害”这类浮光掠影式的提问,而是设问“过马路时,如果前方亮着红灯,但两边的车子离你还很远,此时你怎样做”。

如果有孩子回答“通常是闯过去”,那就追问多是出于什么心理。待学生畅所欲言后,继续追问“现在让大家都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以上闯红灯心理,你的认识会有变化吗?今后的生活中你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吗”等问题链。

这一系列追问就是针对遵守交通规则这一知易行难之事的深入分析。针对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切换到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观点,从而再走向冷静的思考。

有时教师多一步思索,就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思考之门的钥匙。

我还引导学生不断推进思考,讨论“我们的班级生活中,还需要哪些规则(知其然)”“为什么需要这些规则(知其所以然)”“有没有更完善的规则(知其所尽然)”等问题,将他们的目光引导到自己的真实生活,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提升实践智慧,以便今后能得体应对。这就是道德与法治课极为重要的价值。

我甚至还组织讨论“你希望火车往哪个方向开”这个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因为真实的生活中有太多两难的地方,教师不应选择回避,而应选取几棵“树木”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触类旁通,认识“森林”。

教师不要担心学生在面对真实的世界时会彷徨或迷失方向,如雪莱所言,过分珍爱羽毛,将失去翅膀,永远不能凌空飞翔。

上《诚信是金》一课时,有学生提问“对不诚信的人要不要讲诚信”,有学生反问“老师,您当学生时作弊过吗”;

讲《礼仪展风采》一课时,学生提问“老师,我觉得讲礼仪有时有点儿假,我平时怎样就怎样,岂不更真实”……

当学生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而不再将教师的观点视为理解生活的唯一角度,不再把教材作为认识世界的唯一标尺,他们就实现了精神的主动成长。

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每一次备课和授课都是一场心灵对话。多年来,一场场心灵对话也激励我由“从业”进而“敬业”而后“乐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19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0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567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5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19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0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66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8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2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2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9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8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6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内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关注学习者内在心理过程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者通过积极思考和构建知识...
    我的我仿佛阅读 43评论 0 0
  • 我的职称之路 我毕业于非师范类大学,毕业那年,正好遇上非师范类院校并轨,市上首次组...
    自由自在的蝴蝶阅读 24评论 0 1
  • 在探讨班级教育的“有感而发”这一主题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教育的本质、目的以及实施方式。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
    江畔牧牛阅读 33评论 0 0
  • 2020年9月当地英山学校小学部从民办转为公办,我们从中学来到了小学,在2024年高中部筹建初中强基部,学生考试成...
    snowndream阅读 52评论 0 0
  • 9.8陈瑞姣工作日志:今天9月8号是星期日,今天有有两件喜事,第一是女儿的手机发放日,女儿去济南上学,已经走了两个...
    ef3188d2e27e阅读 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