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监控注意力的情景是怎样的?(作答要求:清晰展示自己监控注意力的场景,比如课堂听课、课后自习等,选一段不少于40分钟的时间)
时间:下午8:20
地点:宿舍
任务:写注意力监控报告
反复出现的问题:注意力集中性过低或易转移,当不知道要写啥时就会放弃思考,开始摸摸手机,或者看看其他貌似和写报告有关的事情,以及周围环境对注意力的影响
2.我监控的过程是怎样的?(作答要求:按时间顺序,记录自己的注意力走向,自己为监控注意力所做出的努力,并展示任务执行证据)
监控过程:
今天到了交报告的时间,我却不知道要写什么。很明显,今天这个报告肯定是要交的,于是我打开了电脑,创建文档。盯着“注意力监控报告”七个大字,我却无从下手,于是先把上次的开头复制粘贴了一下,毕竟是固定的内容。之后,我就开始想内容,但是由于没有思绪,我想了五分钟也不知道写啥,期间看到手机亮起来,于是回了两个消息,然后看到老师让我修改上一期的格式,于是花了五分钟把上一期的格式修改了一下。修改完,奖励自己刷一会手机。这一刷就是二十分钟,于是后悔,自责。赶紧关闭手机来想想要写什么,最终也是想到准备记录下这一过程。想好内容了,却不知道从何写起,于是,又打开了note express,想看看那些关于注意力的文章来找找注意力的专业的研究的内容,可是看了半天,却当成了故事在看,没有高强度的注意力又如何能去研究学习专业的内容呢?最终,兜兜转转,还是回来对着标题发呆。之后又刷了一会手机,幡然醒悟,时间已所剩无几,于是急忙把手机放进抽屉,开始专心写作。期间,舍友在旁边打游戏,我一边听着他游戏的声音,一边写着文章,听着他游戏内容到精彩的地方,我又会忍不住凑过去看俩眼,回来再写着文章。写到这,我突然看到坐上没吃完的肯德基,发现也有点饿了,于是吃了一块,回来继续写。
3.我监控结果是怎样的?(作答要求:展示课堂笔记、读书笔记、课程作业等,并客观评价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展示这个原则还可以用在哪里;如果效果不好,修订或增加原则)
监控结果:
1. 做一个任务前应该想好要做什么再开始,而不是想到哪是哪,对着一个标题发呆比起已经想好再写更容易让注意力的集中性提不上来,同时要做好规划,不然容易想到一出是一出,注意力在转移中消耗.。
2.在嘈杂的环境效率确实会降低注意力的集中性,选择更安静的环境是不错的选择,若无法避免,下次可尝试戴上耳机播放轻音乐来减缓环境对注意力的影响。
3.做事前清理干净桌面也是必要的,不然在思考时看到吃的玩的,会产生出吃一口玩一下的想法,使注意力转移
总结:
·先制定计划再完成任务会极大提升注意力的集中性
·选择安静的环境也是必要的,减少其他刺激或者更换小的刺激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做事前清理桌面,减少注意力的 转移
本报告是“大学生注意力问题的自主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的数据,数据类型是“注意力监控报告”,指导老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