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监控注意力的情景是怎样的?(作答要求:清晰展示自己监控注意力的场景,比如课堂听课、课后自习等,选一段不少于40分钟的时间)
时间:中午12:30
地点:仁智楼608
任务:在教室中完成老师之前布置的作业
反复出现的问题:在放松过后,不能及时将注意力水平调整到较高水平。
应对原则:为自己创立“五秒原则”,既在切换注意力焦点是,若不能及时调整,则闭眼默数五秒,五秒后强迫自己暂时“遗忘”刚刚的焦点
2.我监控的过程是怎样的?(作答要求:按时间顺序,记录自己的注意力走向,自己为监控注意力所做出的努力,并展示任务执行证据)
因为昨天调课,所以今天上午没有课程,我睡到自然醒,整体精神状态良好。但是一上午什么事情都没做,给我一种空虚感,于是我计划和舍友吃完午饭后提前去上课教室,等待上课的同时完成这几天积攒的作业。
刚到教室的时候,因为我刚吃完饭,饱腹感很强,坐下来写作业肚子又不适感,所以我花了十几分钟在教学楼闲逛消食。因为是中午,还留在教学楼的大多是自习的学生,整体环境很安静,我也被这个环境影响,情绪变得稳定。
之后回到教室,开始完成作业。因为情绪稳定,不浮躁,再加上身边有人也在学习,我潜意识会和他人对比,催促着自己学习。因此我刚开始的进程很顺利,效率高,注意力集中,学习任务完成了一大半。
随着时间推移,我感觉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绝大部分的任务,打算休息一下再写,在心里也规划了接下来花费多久完成什么任务。于是我便开始放松摸手机了。但是因为玩手机入神了,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快上课。这时候我打算在上课前把最后遗留的“尾巴”完成。但因为马上上课,教室里的学生变多,环境变嘈杂,加上刚刚还在玩手机,我短时间内注意力不在作业上,因此任务进度进程缓慢。于是我使用了“五秒原则”。给自己心理暗示和行动的动力,我在短时间内,极大程度的忽略了教室内的噪音,对于刚刚刷手机所刷的内容也进行了最大程度的“遗忘”。这个方法让我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调整了状态,从放松状态进入了学习状态。
3.我监控结果是怎样的?(作答要求:展示课堂笔记、读书笔记、课程作业等,并客观评价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展示这个原则还可以用在哪里;如果效果不好,修订或增加原则)
“五秒原则”适用于切换注意力焦点时,不能快速调整状态时。不仅仅是学习,包括日常生活。例如睡觉前,因为刷手机导致自己兴奋难以入睡,这时可以用“五秒原则”,对自己进行心理上的推动,让自己快速将注意力焦点转移至睡眠上。
本报告是“大学生注意力问题的自主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的数据,数据类型是“注意力监控报告”,指导老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