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一邦
大脑不可靠,客观记录下来的数据才真实。——段一邦
1
在践行剑飞老师的时间开销记录,即将满一年的时间节点上,结合2020年11月21-22日在广州参加剑飞时间报告线下课的收获和感悟,形成了这篇文章。
通过探讨时间记录和时间管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澄清时间记录的价值,对自己是一个整理,也期待能够给看到的伙伴们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日子一天天的从耳旁略过,却总是觉得还有好多事情来不及做。
2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就珍贵的时间成了每一个人最为稀缺的资源。毕竟一天只有24个小时,不会少更不会多。“时间管理”的概念,始终保持前所未有的火热状态。
遗憾的是,当我们对于如何管理时间的相关知识,以及工具了解和使用得越来越多时,状态却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好。
无论是帕累托分析、艾森豪威尔四象限、还是GTD工作法,似乎都很有道理,但却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短期似乎变得更好了,但却总是难以为继。
我们试图通过严格控制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投入时间(比如洗澡只能花15分钟),通过无缝对接不同事情的发生(比如设定严格的时间作息表),通过调整优先级来努力地完成更多地事情,到最后的结局往往精疲力竭,系统崩塌,重新瘫倒在沙发上。
3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我想,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当下”,太渴望一下子就改变现状,高估短时间内,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而忽略了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我们可以选择站在“长周期大平衡”的视角下,去审视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主动创造属于幸福人生,而时间记录的践行,则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什么是时间记录?
顾名思义,时间记录就是客观地把自己的时间开销记录下来。
比如说像这样:
07:00-07:15,吃早餐,大饼油条,XXX早餐铺。
是不是看起来平平无奇?
如果把记录时间的行为落实到每一天,并且一直持续下去,比如说,一直持续10年,20年,甚至是50年,你又会有什么想法,又会有什么收获?
4
历史上,有个叫柳比歇夫的人真的就靠纸笔记录,把时间记录坚持了56年之久,凭借着极高的效率和旺盛的生命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关于他和他的时间统计法详见《奇特的一生》。
坦白说,如果只是记录一两天,或者是一两周,又或者是今天记一下,隔几天再记一下,确实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我相信这种状态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也会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时间记录没用。)
但是,如果能够做到在较长时间的维度之上,进行时间记录,则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知道怎样变得更好。
每年的12月份,往往是回顾和展望的最佳时间点。
如果没有记录,单纯靠记忆,我们可能会说:“哦,2020这一年,我大概看了有10来本书,然后想在2021再多看一些书,就看个20本吧。”
用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是阅读,我们大概率会在不同的领域得到相同的模糊答复。在一个模糊的基础上,再次制定一个模糊的目标,如此往复。而模糊的东西由于看不清,失败的概率比成功的概率更高。
大脑不可靠,客观记录下来的数据才真实。
5
如果我们坚持了一年的时间记录,就有一定的数据来展示和进行预测: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看了多少本书?
一共投入在阅读上的时间是多少个小时?
看完一本300页的书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如果我想在2021年看完上一年1.5倍数量的书,该如何调整时间分配?
如果我的可用时间欠缺,又该如何“创造”出更多时间?
长此以往,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便会越来越敏锐,会越来越珍惜时间,会想尽办法去有价值地使用每一分钟。当我们行为发生改变后,也就能够清晰地看见自己成长的样子。
所以说,哪有什么时间管理,有的只是把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事情罢了。
如果用一个极简模型来看待“目标制定和达成”这个事儿,其实就是,如何分配一年的8760小时,给到不同的任务并去达成它们。
6
当我们把时间记录持续3年,5年,10年时,手头就有更加丰富的数据,来支持我们做出相关决策,而在数据支持下的决策,往往比拍脑门出来的决策,有着更高的成功概率,我们也就更有可能进入一个积极的正向循环。
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幸运的是,我们有自由主动做出这样的选择机会,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而回到最一开始会发现,起点恰恰是时间开销记录,是持续地进行时间开销记录。
最后,分享一下在剑飞老师广州线下课收获的10条金句,与大家共勉:
健康第一!一定不要压缩睡眠时间。
保护阅读时间,阅读是成本最低的成长投入。
连续做一件事,是一种值得培养的能力。
不做只产生时间成本的事,做能产生时间增值的事。
一定要把时间集中起来,花在值得关注的地方。
数据反映行为,努力让时间数据变得精彩。
尽量去追求完美,但不会是绝对的完美;尽管有不完美,也可以去做。
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在做决策时,优先考虑好时间资源,然后才考虑其他资源。
持续发力,不管在哪个领域,只要发力的时间足够长,它都一定会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