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设计的望远镜思维
阅读页数:(101-110)
金句:在进行单元设计时,要保持两种思维方式同时运行,既要向外看,也要向内看,如果用两个隐喻来表示的话,就是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
望远镜思维可以理解为向外扩展。望远镜思维具体有两种方法,及统整法和基点法。所谓统整法,是根据一定的线索,整体性的建立单元与单元、单元与学科、单元与跨学科以及单元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所谓基点法,就是以当前的单元为基点,建立单元与单元、单元与学科、单元与跨学科以及单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
1.交流话题:
通过阅读本章节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用自己的话说说“单元设计的望远镜思维”。
望远镜思维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学生走向现实世界,用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要素是“朗读课文,注重语气和重音”,在单元设计中以望远镜思维为例,就是让孩子们面对一篇文章时,关注语气和重音,来体会文章的情感,“语气”这一要素的渗透,我们就要复习在一下所学的七、八单元所学的疑问句、祈使句、角色对话相关知识。
统整法: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和二下第七单元可以“小故事大道理”这一主题相整合到一块,前一个是侧重“相处”,后一个是侧重“改变”,共同点都是通过故事明白道理的同时,训练“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能力。
2.驱动问题:
结合本册课本,说说哪些单元之间的关联可以打破学科的限制,形成跨学科大概念?
第六单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就可以和数学上的方向这一章节所学进行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