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阮籍喜欢一个人驾着木车游荡,没有目标,直向前走,走着走着,路到尽头了,他哑着嗓子自问:真的没路了?问完满眼都是泪水,最后嚎啕大哭,哭够了,他便持着缰绳驱车向后,另外找路。找着找着又到了尽头,他又大哭,走一路,哭一路。荒草野地间,谁也没有看见,谁也没有听见,他只哭给自己听。
平日他喜欢一种没有词语的歌吟方式,叫“啸”,往往是哭吧之后感觉有一种沉重的气流涌向喉咙,他常常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似乎没有内容,却吐出了一派风致。一腔心曲比任何词句都苍茫浩大。
一天,他到书门山去拜见一位隐居在那里的名士孙登,他本想请教一些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但孙登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泥塑木雕一般坐在那里。阮籍马上领悟,在这里语言没有用处,因为等级太低了。他觉得应该更换一种交流系统,便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孙登终于开口了,只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立即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很久,啸完转身,发现孙登又已经平静入定。
阮籍觉得这次没有白来,完成了一次无言的心灵交流,便下山了。谁知刚走到山腰,奇迹发生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啸声突然从山顶传来,充溢于山野林谷之间。阮籍一听这是孙登大师的啸,回答了他的全部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
他下山之后快步回家,写了一篇文章,叫《大人先生传》。他在文章中说,像孙登这样的人才真正称得上大人。因为他们与自然一体,与天地并生,与大道共存,却又远离浊世,逍遥自在。与他们相比,天下那么多装腔作势、讲究礼法的所谓君子,只是寄生在别人裤子缝里的虱子罢了。
他没有多写下去,因为千言万语都融化在山谷间的声声长啸中了。
阮籍这么一位有才华的名人,当然会引起官场的注意。每一个新上任的统治者都会对他发出邀请,他对官场的态度很有趣,不像历代文人那样,要么垂涎官场,要么躲避官场,要么利用官场,要么对抗官场,他的态度是游戏官场。
有一次,他与司马昭闲聊,说自己到过山东东平,那里的风土人情很不错,司马昭就顺水推舟,让他出任东平太守,他也没有怎么推脱,就骑上一头驴,到东平上任去了。
他到了东平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官衙里边重重叠叠的墙壁拆掉,改成开放式办公。这一来,官员们互相监督,沟通便利,效率提高。接着,他又精简了法令,使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做完这点事他就回来了,一算只花了十来天。
后代历史学家说,阮籍一生正儿八经的上班也就是这十来天。
为此,李白还写了一首诗: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李白一生很少佩服什么人,很显然,阮籍让他佩服了。因为他骑驴上班十来天解决了全部问题。李白的诗一听就明白,干净得像被水洗过了一样。真正的文化大手笔,第一特征就是干净,就像阮籍做官,就像李白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