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调优建强基层队伍,夯实国家治理根基

        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最后一公里”,基层公务员队伍则是打通这一关键环节的核心力量。中组部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要充分释放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效能,通过系统化举措充实、调优、建强基层队伍。作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特殊使命——需以党建为纽带,将基层教育队伍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结合,以教育领域的治理效能夯实国家治理根基。

        拓宽渠道充实队伍,汇聚教育治理“源头活水”。立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构建多元化人才引育体系。在常规考录基础上,深化与师范院校合作,开展 “教育管理人才专项招聘计划”,重点引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信息化等紧缺专业人才;探索“党建+人才”双培养机制,选拔优秀教师充实教育行政队伍;建立“教育人才储备库”,定向吸纳乡村骨干教师,发挥其贴近一线的实践优势。同时,围绕“双减”政策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等重点任务科学设岗,实现人才需求与岗位供给的精准匹配。

        动态优化调优队伍,激活教育队伍“一池春水”。构建教育职数动态调配机制,设立“教育职数周转池”(即统筹调配闲置编制资源,优先保障重大教育改革任务),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职数监测台账,实时掌握岗位配置动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师德师风+教育实绩”为核心,针对学校管理者、教师等不同岗位制定差异化标准,将办学质量、师生满意度、教育创新成果纳入考核,建立“考核-反馈-改进-激励”闭环机制,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多维赋能建强队伍,锻造教育治理“硬核铁军”。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实施“教育先锋”工程。打造“党建+业务” 融合培训体系,设置政策解读、案例研讨、模拟实战等课程模块,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提升队伍政策执行与改革创新能力;开展“名师工作室”“党员示范岗”等评优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教育帮扶、应急事件处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党员突击队,锤炼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教育治理骨干力量。

        充实调优建强基层队伍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者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在人才引育、资源配置、能力建设上精准发力,将基层教育队伍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教育治理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教育根基。(作者 陈雪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