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安详,何谈岁月荒凉
-----读《于漪教学风格》有感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人,这个人我早就想和我的同行们分享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这个人叫于漪,相信之个人大家都不陌生,如果之前您没有听说过她,那李总在全体教师群里发的那个短视频上面的文字是“93岁人民教育家于漪拿着学生丢掉的馒头一个班一个班去讲 ,我们要节约,我们不是培养大少年,大少姐”那个满脸老人斑的老人。非常的幸运大五年前我有一次机会听到过这位真神的现场报告会,一个上午的报告会三个多小时,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没有PPT,甚至都没有提纲,就是这个滔滔不绝的不讲,思路清,逻辑强,最主要是精神饱满,抑扬顿挫整个报告听起来根本就不带打瞌睡的。
听了老先生的报告会之后,我读了很多于先生写得书,今天不和大家分享她的书,我想和大家分享下她的教学风格:
思想性 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她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重学性 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她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你得心中有学生,光备课远远不够,你得备学生。
情趣性 她主张,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智能性 她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只要全面地阅读她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她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她曾写过不少专论,如果我们能静下来读读这些论述,那我们就能慢慢感悟: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她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文学性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她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和于先生这种大家相比,她们身上的光芒犹如日月之辉,想想自己何曾有半点萤烛之光。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心中有榜样,工作不迷茫,2023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