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枢密使薛向,最初在京兆府担任户曹参军,兼管着税收工作。
有一个商人来办理业务,拿出两筐银子。筐子上面写着“枢密使遗泾原都监”。
薛向说:“这一定是假的。哪里有大臣派遣商人给下级官员送钱的呢?”于是将这个商人抓捕到官府审讯,果然是商人作假。
故事出自丞相吕大防撰写的墓志铭。
按:折狱龟鉴这本书啊,关于释冤、辨诬、鞫情、议罪、宥过,惩恶、严明、矜谨有八篇,是给主审官员学习的。
而关于奸、慝、盗、贼的有十二篇,都是惩罚坏人的内容。关于这些内容,主要靠主审官员的严明,配合主审官员的矜谨。
易经有言:“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所以列出这四种事在前面。读者如果有心,还是能够发挥出作用的。
02
原文
薛向枢密,初为京兆府户曹参军,兼监商税。
有贾人过税务,出银二箧,书其上曰:“枢密使遗泾原都监”。
向曰:“此必伪也。岂有大臣饷人物,乃使贾人致之耶?”执诣府治之,果服诈。见吕大防丞相所撰墓志。
按:折狱龟鉴之为书也,以释冤、辨诬、鞫情、议罪、宥过,惩恶、严明、矜谨八篇为正;而奸、慝、盗、贼十有二篇,特为惩恶言之耳。古之治此四者,主于严明,佐以矜谨。易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是故列此四种之事,在彼二篇之前,览者尽心,庶亦有补也。
03
补
薛向:北宋宰相,曾经出现过了,在“018孔循虑囚”,搜索历史消息可得。
户曹参军:可以理解为地方上的民政局长。
枢密:即枢密使,枢密院的主官。枢密院是最高的军事长官,权利和宰相相当。
04
感
两宋时期,士大夫和普通百姓之间还是有巨大鸿沟的,而商人还没有明清时期那种地位。所以,彼时的商人确实是没有什么资格给官员做这种事情。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嘛。
还真就是圈子不一样导致的。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计策,在别人的眼中都是破绽。
大家应该还能想到假冒钦差的故事吧,在“137薛胄察异”,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索历史消息。
那个时候,一个泥腿子都能冒充钦差大臣。北宋连这种假都已经作不了了。说明,两宋时期都是些职业官僚了,易经产生了职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