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边界、界限、界限感
边界和界限在概念、作用、范围和影响上有所不同:
概念:
边界是指物体或者事物的边缘,是分界线,具有明显的划分标准。例如国界、河流边界等。边界通常是有明确的标志,比如国界有国旗、边境检查站等。
界限是指某种限制或者规定的范围,没有明显的标志,但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例如人类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
作用:
边界的作用是区分不同的事物或者物体,例如国界可以区分不同的国家。边界的划分也有助于管理和控制,例如边境检查站就是为了管理和控制边界的人流和货物流。
界限的作用是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例如道德规范就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
范围:
边界的范围通常是具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和标志的,例如国界、行政区划等。
界限的范围比较宽泛,可以是某种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
影响:
边界的影响主要是在物质层面,例如国界的划分会影响到两国之间的贸易、人员流动等。
界限的影响主要是在精神层面,例如道德规范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综上所述,边界更多地与物理分隔和物质层面的管理有关,而界限则更多地与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有关。
界限:是看不见的约束,例如法律的制度。
边界:物理边界,当你碰到物体会躲开。
心理边界,是我们要讲的,透过物理边界,理解心理边界。
边界更趋口语化,界限应用更广泛。
界限感是最高级的尊重
界限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情感意愿和个人空间的感知和保护。是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它涉及到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和个人权益的尊重。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中国人的界限感依然是非常模糊的,而正是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引发了人际关系中的太多的痛苦和无奈。
事实上,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第一件事:自己的事,第二件事:别人的事,第三件事:老天的事。
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托附他人;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
认识和尊重他人的界限是一种高级的尊重,它体现了对他人自主权和个人尊严的关注。
当我们保持彼此都舒适的距离和空间时,在关系中就可以待着很舒服。一旦没有了这个界限感,大家在一起距离越近,相处越难。
因为一旦我们离对方太近,就进入到别人的能量磁场、情绪感受中,那时我们就缺少乃至没有了自己。我们彼此都被对方的头脑,情绪,和感受带走了。
有的时候你身边的人有情绪,你会发现你的脾气、情绪莫名其妙的会被带动,你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身体已经产生了某个行为。
这个行为已经潜移默化地带给彼此更多的对抗和消耗。
所以保持舒适的距离和空间,可以让我们的头脑变得冷静,可以让我们作为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儿。
所谓觉察,就是从自己的角色当中抽离出来再反观这件事情的发生。
每个人都有自我界限来诠释自我:我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我选择什么,不会选择什么,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尊重他人的界限意味着我们尊重他们的身体和个人空间,不侵犯或侵害他们的个人权益。这包括尊重他人的身体隐私,不擅自触碰或侵犯他们的个人领域;尊重他人的情感边界,不越过他们的情感底线或侵入他们的情感空间;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不强迫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界限感的尊重也意味着我们尊重他人的意见、信仰和价值观,不强加我们自己的观点或期望于他人。
我们应该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即使我们不同意,也应该保持尊重和互相包容的态度。
通过尊重他人的界限,我们能够建立健康、平等和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这种尊重还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因为它给予了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保护自己和追求自己目标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