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第十一节课“辅导:怎亲教会别人更好地做事”让我有些触动,趁着还没有看过就忘,整理一下思路,顺便也给自己加深一些印象,提醒自己使用正确的方法带队伍吧。
领悟最深的是第一个观点,辅导工作的一大准则:辅导人的时候,不要教价值观,只能教行动方法。
这一点这些年真的领悟太深了,在做辅导时,不由自主地开始教对方应该怎么对待工作,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自以为事的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强加于下属身上,时间久了,不但没有得到认同,还极有可能的起到反感作用,原本很友好的关系也因此产生了些许的隔阂,的确是得不尝失。
在蜗牛般的学习中,已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这个毛病,会潜移默化的做一些调整,有意识的顺着对方的理念去思考,毕竟再友好的关系也不可能知道人家最真实的想法呀。作者引用了一句很经典的提问:“每当我想作为过来讲两句的时候,就得想想,人家让我过来了吗?”哈哈,我虽然还不及作者这般智慧,但在当我觉得对方不妥想要脱口而出我认为正确的那些话语时,真的会停顿下来提醒自己“这是她想要的吗?”与其说是改变工作方法不如说是更在乎这段友好的关系吧!
领悟的第二点,辅导具体的操作要领公式:辅导=植入目标+发现盲区+实战演习。
三个步骤:正确的方法是我们事先给对方植入一个目标,告诉她往这个方向走更好,并且对方也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个“更好”,想变得更好,那他会觉得我们是在帮助她成长,也会更加愿意接受辅导。
辅导要起效果,我们不能只知道他不行,还要知道他到底哪里不行--具体哪里不行,就是对方的能力盲区。
对于领导,需要在实战演习环节一遍一遍地陪对方干一件自己早就会了的事。
作者特别提醒要区分清楚:“辅导是领导的责任,但活儿是对方自己的。”有时候遇到一着急、讲不明白的时候确实觉得自己干了还快些,但转念一想,帮得了一次但不可能一直帮呀,所以又慢下来继续讲,这点确实有些磨炼人的意志,像我这种极具缺乏耐心的人,这两年慢慢的也没有以前急躁了。
学习时觉得道理都对,说的都懂,想要付出行动的时候,却发现并不如之前理解的那般容易呀,这大概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吧。
我记住了,不要再谈价值观,只谈具体的行动方法就已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