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反复阅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不停地思考,新教育的“新”有什么意义? “新教育”的“新”,新在内涵上——“自新”、“常新”、“全新”。教育的新是要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而不是忽而学日本,忽而学德国,忽而学法国、美国。那是盲目的,无所适从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开拓精神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我们要的是一个内外一致的全新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从新教育的需要,释义、目的、方法以及学校、学生、教员、课程、教材,考成逐一阐述。仔细品读,这一思想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仍然熠熠生辉,闪耀着教育的光芒。
在二十世纪时期的陶先生就指出:教育方法要考究,要符合目的,杀鸡用鸡刀,杀牛用牛刀,这就是适合的道理。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就比如我们平常布置家庭作业,有些老师总是抱怨有些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好,老师也因此而苦恼。老师如果想想陶先生的:符合教育目的,分层次布置作业会不会好些呢?对那些学习程度好的,给予他们拓展性的问题让其去思考,给予程度差的学生让他们做一些基础性的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来布置作业,学生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不是都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呢?
新教育的方法要积极设施,在学校安全大于天的环境下,校园里的双杠成了危险地带:各班班主任都明令禁止:课间不准去把双杠,也不准到那边玩,很危险。七八岁的孩子对“危险”这个词根本没有多大的概念。这样的禁止可能会对那些听话、胆小的孩子有用,大多数学生课间没事总是想到那里逛一逛,把一把,也经常在办公室听到有“告状”的声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我们班宣布:我们要利用课间进行跳绳比赛,成绩好的同学有奖励,也可以来挑战老师。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先练习。在课间,我也经常参与他们的跳绳队伍当中,慢慢的,课间跳绳的学生越来越多,再说了,学生的向师性是非常强烈的,就连平常非常捣乱的学生也想来和老师比一比跳绳。如此一来,我们不用天天把“不要把双杠”挂在嘴边了,因为他们找到了比把双杠更有趣的事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各种环境和便利,让学生时常去做好的事情,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做坏的事情;对我们当今教学,仍不过时。
“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这些朴实的话语,处处投射着先生教育思想的光辉。对于教育,要有信仰心,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事的;要有责任心。不论是自己家中的小孩和课堂中的小孩,无论哪里的小孩我们都要负起责任;做新教员要有共和精神;要有开辟精神;要有试验精神。这种精神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他以毕生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国家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教育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让我们倾尽尽力投身教育,寻着陶先生新教育的理念,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新教育”。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