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王的异母弟弟。
史记作者司马迁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绘了信陵君的形象:礼贤下士、急公好义、足智多谋……。
信陵君的这些优点分别用了几个故事来说明,比如他和侯嬴以及屠夫朱亥的故事。
窃符救赵的故事说明了他很讲信用和重感情,他的妹妹嫁给了赵国平原君,眼看赵国要王国,魏王表面上答应出兵,实际上按兵不动。信陵君偷得魏王的兵符,杀了魏国统帅晋鄙,率领魏国大军救了赵国。
俗话说仗义多为屠狗辈,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两个小人物值得一提的是上文中说到的侯嬴先生和朱亥。窃符救赵的计谋就是侯先生出的,当信陵君大军到达赵国时,侯先生对着大军北去的方向自刎而死,已报相知之恩。侯嬴的好友朱亥也帮助信陵君杀掉了晋鄙。两个小人物在关键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表达了中国古代“士”的精神,即“士为知己者死”。
窃符救赵以后,信陵君让魏国大军回到了魏国,自己却在赵国流亡十年。想必这个十年也是非常煎熬的。因为他毕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不得已杀死了魏国统帅晋鄙,帮助赵国脱险,这种良知的撕扯,故国难回的隐痛,兄长的猜忌和不理解,不知道他有没有一丁点的后悔与自责。
后来秦国攻打魏国,魏王派了很多使者上门请信陵君回国带兵,信陵君都闭门不见。
平原君一番话让他破防了:“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信陵君回魏国,兄弟俩相对而泣。在他的感召下,其他诸侯国联合攻秦,秦国被压制在函谷关。
秦国眼看打仗不能取胜,只能用他最擅长的反间计。魏王罢了他的职。信陵君深知君心难测,于是终日饮酒作乐与女人厮混,过来了四年醉生梦死的日子后郁郁而终。
秦国反间计得逞,马上攻打魏国,一下子占了二十座城池,一步步蚕食魏国,信陵君过世十八年后,魏国灭亡。
信陵君才华盖世,无奈有个猜忌、无能的兄长,满腹才华无法施展。虽然说窃符救赵、抵御秦国让他貌似有着大展拳脚的空间,实际上都是在非常被动、危急存亡时刻才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是魏王的一再猜忌,不信任,信陵君也不至于寄情声色,自己把自己折腾死。因为即便他不折腾自己,魏王也会要找机会收拾他。
天纵英才,可惜无法谋求宏图伟业。如果他坐的是秦始皇那个位置,历史又该走向何方?如果他做了魏王,天下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