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之后的北宋中叶, 宋代科举进入一个改革活跃的时期, 其中有些改革定制一直沿用到科举制的终结。 那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改革措施呢?
第一项改革措施是殿试不再淘汰。 宋初以来,省试通过后参加殿试仍有黜落,具体比例不固定, 录取率或三分之一, 或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因此多次省试通过而在参加殿试时被摈弃的举人。 仁宗宝元元年(1038), 西夏元昊正式称帝,与宋朝对峙。 一些屡次落第的举人愤而投奔与宋朝分庭抗礼的西夏, 为西夏攻宋出谋划策。 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位叫张元的举人屡次殿试不第, 投奔西夏后成为西夏的谋主。 宋朝一开始将张元的家属囚禁起来, 后来又释放。 于是群臣纷纷归咎于殿试。 为此, 嘉祐二年(1057), 宋仁宗亲自主持殿试, 凡是参加考试的考生都没有被淘汰的, 一律予以录取。 该年参加殿试的 388 名进士、 389 名诸科举人全部录取及第。 从此, 殿试没有淘汰而只涉及名次, 成为中国科举考试的定制。宋仁宗朝开了殿试不黜落的先例, 在一定意义上, 可以说是又回到了原来没有殿试时的状态。 不过, 因为最后的殿试名次对将来入仕和升迁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还是为举子所高度重视。
北宋中叶第二项重要改革措施是将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加以制度化。 宋代开科的时间, 最初并无明确规定, 宋太祖时和唐代一样, 多是一年开科一次。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 冬天, 各州举人已会集京师, 却因太宗要亲征北汉而暂时停罢, 其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是录取数额大增之后, 需要延长开科周期。 此后多间隔一年或二年开科, 但不稳定。 到淳化四年以后(993),因身体欠佳等原因, 先前十分“留意科目” 的宋太宗竟然连续 5 年(993-997 年) 停止贡举,这是唐五代以来未开科举年份最长的一次。宋真宗朝开科较频繁一些, 但到仁宗朝开科年份又很没规律。 从天圣二年(1024) 开科以后, 有 3 次是间隔 2年, 有 6 次是间隔 3 年才开科。 这种开科间隔太长且没有规律的状态对士子备考应举带来不便, 迟早必须加以改变。
嘉祐二年(1057) 发生的一个科场事件促成了开科时间的固定化。 事件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以省元进士出身的欧阳修。 嘉祐二年(1057), 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的欧阳修知贡举, 他对科场中竞相炫奇用僻的文体十分忧虑, 在考试时严禁挟带参考书籍入场, 在评卷时对不够平实的试卷毫不留情。 发榜之后,当时举子中一致看好的人全部榜上无名。 于是在一天早晨, “浇薄之士” 聚众等候在欧阳修上朝时的路上, 围堵诋毁欧阳修, 而当时街上巡逻的士兵也无法制止。 甚至还有人写了祭文投到欧阳修的家中, 最后却没能查获肇事者绳之以法。不过, 从此以后科场和文坛的文体风尚也有所改变, 这与欧阳修提倡的古文运动也有关系。
之所以会发生这次考生聚众闹事事件, 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相当长时期以来都是四年一开科, 四方士子客居京师以待省试者常有六七千人。 多年来形成了这么一种态势, 发榜之后出现落第举子聚集起来, 找主考官麻烦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 此时又有人上言说: 因为开科间隔时间太长。 正好这段时间仁宗请侍臣讲解《周礼》, 而《周礼》 里面有“三年大比, 大考州里, 以赞乡大夫废兴”这一句, 仁宗下诏, 改为每隔一年举行一次科举, 并将进士和诸科的录取数额减半。 这次改制一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欧阳修本人因锐意改变科场文风而遭到落第举子的羞辱, 但他的改革举动却着实改变了科场文风, 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开科时间的固定化, 对科举制度的改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到了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年), 鉴于二年一开科不太方便, 开科频繁但录取机会总体而言并未增加, 各地到京城参加省试的举子路远辛苦, 于是最终改为三年一贡举。 这是一次贡举时间上的重要改革, 从此三年一个周期的“三年大比”成为定制, 并一直延续至清末科举制在终结。 英宗在位只有四年, 虽然时间很短,但三年一个科举周期的定制却有非常长远的影响。 而这次“三年大比” 之制的顺利出台, 是与仁宗时先期改定为隔年开科制度作了铺垫分不开的。 将科举考试改为三年一次的做法, 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重要变革, 明清科举沿用这一做法, 除了特殊的年份, 科举考试都三年举行一次, 一直沿用到科举制度被停废。 可见, 北宋科举制度的影响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