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时,“自我教育”这个词就留给自己很深的印象。什么是自我教育,我不禁好奇这个词汇真正含义指向。
之后,在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再次反复看到这个词,又一次自问:我的成长经历中什么样的思考是在进行自我教育?我的孩子有没有被激发出自我教育?我的学生有没有激发出自我教育?
李老师在书中说道:“众多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道理,同样的知识,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授课……却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效果,乃至不同的人生结果,这不是源于每个人的自我教育吗?事实上,所有杰出的人才,很大程度上都是自我教育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早就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细细回望自己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自然会展开自我对话,在自我对话中做决定,在自我对话中分析,在自我对话中情绪翻腾。
每一次内心的声音影响着我们外在的行为,而一次次促进我们积极应对外界,正向处理问题时的自我对话,一定是自我激励、自我勉励的过程,即自我教育的过程。
我,有过无数回这样的自我教育过程。无论求学阶段,为了专业学习水平的提高,还是工作阶段,为了自我证明。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学习,让我对内心负面信念越来越敏感,一旦消极思想出现,负面情绪出现,我虽然不能提前做好内心建设,但是不会像年轻时候那样沉迷在糟糕的心境中,我能够觉察出信念出问题,然后进行一场场积极正向的自我对话,纠正信念,调节情绪。
当书上一再出现“自我教育”这个词汇,我便一次次开始自我审视。同时,也联系到自己的女儿,这十多年的养育,我有没有激发她积极的自我教育时刻,有没有在她的心中播种下自我教育的种子。
应该是有的吧。高中生的女儿数回谈起在校遇事她的内心活动,好几次她充满正向力量的决定让我惊喜,这个不断思考不断辨析不断决定的过程,就是强化她自我教育的能力。我想,还是和我本人的改变有关吧,当我阐述某些事件带给我的感受和我的决定,这一定影响了她的信念。
关于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同样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所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
李老师说,所谓教育其实就是尽可能成功地引导并帮助学生自我教育。
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书中介绍陶行知的“每天四问”,李老师的“每天十问”,正是引导孩子们自我教育的最好方式之一。
早读外语没有?
上课开小差了没有?
学习上提问了没有?
今天复习功课没有?
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
今天做过闲事没有
今天将所学知识在脑海过电影没有
今天计划完成没有
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
今天有无浪费时间
每天问自己,并将真实答案写下来,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自省,让他们不断在精神上自己与自己搏斗,最终自己战胜自己。这就是战胜自我的教育。
我这三年跟着叶老师每天写晨间日记,回顾昨日的成功与可提升的方面,条条缕缕记录周详,不就是源自这个道理吗?每一天的检视到每一周的检视,还有每一个月的检视,时刻观察自己有没有远离目标,有没有疏忽,有没有遗忘,有没有懈怠。这么多成功的人都在倡议写检视文,就是借助回顾记录,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啊。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足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面对学生也是如此,我们一句句的叮咛、嘱咐,一次次的提醒、批评,有没有内化为他们内心的声音呢?我们采取的措施有没有成为他内心的自我要求呢?
所谓教育的艺术很简单,就是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再设法让学生坚持下去以形成习惯。阅读,让我再一次重新认识每天在进行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