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付丽娟老师讲的这个,觉得说得特别贴切。摘录下来。
第一,只要是母亲,她身上就会有母职,这个母职不仅是母亲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更多是社会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期待和设定。这些东西对一个母亲来讲,它是一个重压。你有一个岗位,就会有岗位责任,母亲就会有母亲的责任。母亲在家里面不仅是对孩子承担责任,她对整个家庭成员都在承担责任,在家族中她也在承担责任,上到公婆下到子女。
谁让她去承担这么多责任的?她能不能不去做这么多事情?母亲在一个社会,这个社会对母亲有很高的期待的话,她就没办法,她就只能去承受,她就必须要去承担这个责任。这不是她个体意识层面上能够去做出的选择,只能被动去接受。这个社会对男人也有期待,每一个男人在无意识当中也会认同这个社会对男人的期待,比如说一个男人就是应该有事业,就是应该有成就。所以这是个体没办法决定和选择的。他只能去认同、去接受、去承受这个东西。
第二,当一个女人成为一个母亲之后,她有一个养育的责任,在这个养育责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妈妈的自我需求一定会经历被压抑,她才能成为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去照顾那个很脆弱的新生的小生命,然后去满足这个小生命的成长需求。母亲能够养好一个孩子,一定是付出了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母亲在很长的时间段里面,她都需要去抑制一些自我需求。空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用很多的空间和精力去满足自己的需求,那就很难有足够的空间去满足那个很脆弱的小孩的需求。所以当一个母亲要去承担养育的重任后,我们看到这个母亲其实是在放弃她很多个人化的自我需求。这个母亲必须要让渡这些需求,才能够让一个孩子健康长大。如果母亲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孩子的发展就很困难。
第三,母亲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但是对于男人不是问题,因为没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女人生完孩子之后,就会去想这个事情,就是家庭和工作我怎么去拿捏一个平衡。它反映的是女性的一个处境的一个很大的冲突,女性就要去面对取和舍。你要知道,人在面对重要事情的取舍时,其实是非常难受的,甚至是痛苦的。养孩子很重要,工作事业也很重要,她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啊。工作是女人走向自我实现的一个渠道。但是当一个女人不得不去考虑我到底是多一些时间给工作还是多一些时间给孩子的时候,这就是内部的一种撕扯。
所以这些难题放在一个普通女人的面前,这个女人还会快乐吗?她有什么理由快乐啊?如果队友是个猪队友,什么事情都往后撤、不参与,还指望着这妻子这个母亲来承担更多、照顾更多,必须要这个妻子去推动他才参与的话,你说这个女人她有什么好快乐的呢?我们快乐需要一些理由,就是生活中有些真实的东西打动我让我开心。比如我工作了一个月之后,收入让我很开心;比如回家之后我很累了,有人能够照顾我的需要,给我做饭;或者有人主动体谅我的辛苦,去洗碗、照顾孩子,那这个我会开心,我会快乐。
如果说一个家庭中,所有的责任,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是这个女人承担,她还要去攻克这么多特别难的难题,比如平衡事业和家庭,我是照顾个人需求还是照顾孩子的需求?这个社会对一个母亲的期待,我能不能做一个好妈妈?如果我在有的时候不是个好妈妈,我可能还要面对有些人的另眼相待,我害怕有人说我不是个好妈妈。就是很多人都会给你打分啊!那这种情况下,她怎么去快乐?
我们经常说,一个孩子如果有一个快乐的妈妈,这个孩子会多么幸运!这个话是对的。但重要的是,有什么可以让这个妈妈很快乐呢?难道是一堆永远做不完的家务?还是这个孩子凡事都要找妈妈,除了妈妈之外其他人都不找?然后妈妈就要不断去回应这个孩子的需要。还是妈妈去上了班,还想着家里待会儿谁接孩子,谁陪孩子写作业,然后上着班,这边要出绩效,家里还要维持正常运转,要绞尽脑汁去考虑这些问题。是这些让妈妈很快乐吗?
所以妈妈这个工作的任务、工作量和工作时长都是三高,这是个持续的压力。那一个女人在持续的高度压力之下,她怎么开心啊?谁让她开心啊?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啊?不做家务请人来做,那不得付工钱。家里吃不了出去吃,那不得有开支。那不得还房贷,那不得买学区房,件件事情都是落在现实层面,都不是轻松的事情,都是附加题、难题、爬坡题,这个妈妈要做一堆做不完的爬坡题和难题,她怎么快乐?所以我们不能去要求一个妈妈快乐,我们只能去想,我们怎么令妈妈快乐?
如果你是孩子,比如你是一个20岁的孩子,你会问,为什么我的妈妈不快乐?你要想的是,你怎样可以去了解你的母亲在承受什么,然后当你做些什么的时候她可能会开心一些。这不是说让孩子去满足母亲的情感需求或提供所谓的情绪价值,这只是人跟人之间的相互体谅。有可能你在单位里面会这么去体谅你的老板,体谅你的同事,但你回到家不一定会这么体谅你的母亲。不过如此。这个丈夫也是一样的,你怎样可以让你孩子的妈妈你的妻子开心一些?你愿不愿意去做一些会让她开心的事情啊?你做不做呢?你什么都不做,然后你说她为什么老是不开心?你在抱怨她不开心不快乐,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