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本书第五模块,我们知道第五模块是和“教学模式”有关的。现在,我来谈一下我的心得和收获。
《教案VS教学模式设计》:我也以为教案最大的优点已变成现代教学里的缺点。提前写好教案让我一直以来能从容地教学,不过,我们教师确实难以预知“现代学生”的课堂反应。以“三层式学习活动架构”来做教学设计,值得我们研究,它确实可以让教学流程设计更简明,随着时间推移,教学设计还能更简便,对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也有积极影响。教学模式的“建构”,使教学流程设计可以实现“结构化”,它不仅可以让教学模式设计被教师们重复使用,减轻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而且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对教学模式设计进行修改,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的创新。它,值得研究和借鉴!
《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课》:虽然我之前对这方面有过一些了解,但是,关于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我暑假看过本书后,我才有了更多的了解。 李校长在执教“人物描写”单元时,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根据数据做精准决策,采用合作学习、游戏化活动和小组竞赛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了学习,学习效果很好。当我们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时获得课堂学习数据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及时运用恰当的策略来调整教学,使学习成效更好。只要我们坚持将信息技术融进教学,我相信教学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借镜一群成功学校的校本教学模式》:在许多地区,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确还停留于PPT教学,信息技术要和教学融合好,软件、教法学法和教师专业素养等确实比硬件设施的影响更大。王博士认为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成功三要素不可偏废,我赞同。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我们应该将焦点保持在课堂教学上,避免走入误区。同时,我们要巧妙利用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帮助。“533模式”的一些主张和我们学校的有点相似,它融合了TBL和同侪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值得研究学习。校本教学模式能给学校教学带来许多益处,我相信,只要结合学校特色来多研究,一定能打造高效的完整课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坚持建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真正地融合到教学里,就一定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