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

3.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通过具体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 理解《少年中国说(节选)》中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和期望。

-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情感。

- 体会《小岛》中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质。

2. 难点

- 结合资料,深入理解课文表达的爱国情怀。

- 学习列提纲,运用具体事例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资料辅助法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背景和内容的理解。

3. 问题探究法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2. 相关的历史文献、书籍等。

六、教学时间安排

(一)《古诗三首》(3 课时)

1. 第一课时《示儿》

- 谈话导入,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

- 初读古诗,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 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2. 第二课时《题临安邸》

- 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 理解诗句,感受诗人对统治者的讽刺。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 第三课时《己亥杂诗》

- 回顾前两首诗,引入新课。

- 解读诗意,体会诗人呼唤变革、期待人才辈出的愿望。

- 对比三首诗,总结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少年中国说(节选)》(3 课时)

1. 第一课时

-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了解背景。

-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2. 第二课时

- 精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 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和期望。

-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的气势。

3. 第三课时

-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 开展朗诵比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圆明园的毁灭》(3 课时)

1. 第一课时

-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 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

2. 第二课时

- 研读圆明园辉煌的部分,感受其建筑艺术的精华。

- 对比学习毁灭的经过,激发悲愤之情。

- 结合资料,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3. 第三课时

-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 开展讨论:如何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四)《小岛》(2 课时)

1. 第一课时

- 直接导入,初读课文。

- 学习生字词,了解故事内容。

- 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 第二课时

- 精读课文,体会将军和战士们的高尚品质。

- 总结全文,拓展交流。

(五)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2 课时)

1. 第一课时

- 谈话导入,激发想象。

- 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 引导学生构思,列写作提纲。

2. 第二课时

-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 习作讲评,修改完善。

(六)语文园地(2 课时)

1. 交流平台

- 回顾本单元课文,交流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 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2. 词句段运用

- 体会顿号和逗号的用法。

- 仿照例句,把画面写具体。

3. 书写提示

- 了解硬笔书法作品的行款布局。

- 练习书写。

4. 日积月累

- 学习古诗《山居秋暝》,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 背诵古诗。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小组合作能力等。

2. 作业评价

通过批改生字词书写、课文背诵、阅读理解、习作等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 测验评价

定期进行单元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提升情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