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医生在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分析、确诊病人的病情之后,就可以针对病症进行对症下药了。教师,根据上述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生理情况、心理情况等进行观察、数据取证、分析等方法已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了较为详实的了解,这时候就可以着手进行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一)拟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针对性的具体的帮扶方法、策略。(可以查阅“1+1”教学整理的案例进行借鉴、参考)
(二)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通过指导、示范、讲解、谈心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1. 指导
(1)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针对学生学习方法、策略问题、知识衔接问题进行学习方法、策略的讲解、示范、选择、运用指导。
(2)指导知识、技能的脱节、断层补救、处理方法、策略,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书籍、网络及各种渠道进行学习,以及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策略。
(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方法、策略。制作作息时间表、项目清单、错题本等,及指导其使用方法与策略。
(5)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馈、自我矫正、自我检测、自我管理的方法、策略。运用、借助调查问卷、作息时间表、项目清单、错题本、以及与朋友、同学、教师、家长交流、评价等手段进行自我反馈、自我矫正、自我检测、自我管理。
(6)指导学生如何借鉴、参考别人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依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类型等特点,逐渐探索、创建、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2. 示范讲解
(1)示范讲解动作步骤、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示范讲解实验步骤、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
(3)示范讲解活动步骤、方法要领及其注意事项。
(4)示范讲解解题思路、步骤、方法、策略及其要领。
3. 谈心
(1)与学生谈心: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采取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以教师、朋友的身份,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述说,给学生提供建议和意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并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将问题变成对自身的挑战、检验,是锻炼自己,及成长过程中的磨刀石。树立勇于挑战、战胜困难的意识。
(2)与家长谈心: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表现情况,性格脾气,与家人的相处情况等等。与家长一同商讨指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方法、策略,并制定出相应针对性的措施及计划。
(3)与同学、朋友谈心:与其同学、朋友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教学单元组、校级活动单元组、社团、同学、朋友等形式开展互帮互助、互教互学帮扶活动。
4. 与其他教师交流
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研究对学生问题的解决、帮扶方法、策略。对于典型案例整理成册,以备借鉴、参考。
(三)反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1. 反馈
在对学生问题的解决实施过程中,应对实施的方法、策略、措施、情况进行及时的信息采集和反馈。(1)教师方面,检查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的落实情况及效果,以及用于作为对学生指导方法、策略给予及时调整的依据,以期取得最好的效果。(2)学生方面,用以检验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的效果,以便对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进行合理的调整。
2. 评价
当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完结之后,应对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措施的实施过程、效果进行评价。
(四)梳理、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1. 梳理
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问题的解决、处理,自然而然地会积累大量的案例。有必要对这些案例及其解决、处理的方法、策略、措施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整理归类。
2. 总结
对经典、典型案例及其解决、处理的方法、策略、措施应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整理,总结心得体会、经验得失。并汇编成册,作为以后解决问题的经验、借鉴、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