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放着一幅画。
旁边立着一块提示牌:请在你认为画得不好的地方打叉。
天黑之后,画家来收回这幅画,画上满满的叉覆盖了。
第二天,一幅同样的画出现在街头同样地位置。
旁边立着一块提示牌:请在你认为画得好的地方画圈。
一天过去了,这幅画被路人画的圈完全重叠了。
同样一幅画,人们的评论完全不一样。
同样一件事,人们的意见各不相同。
一幅画怎么画更美好,有哪些缺陷需要改正,就需要画家给出独立判断和思考,才能成就作品。
同样的道理,争执不休还是求同存异,这是无数领导者都需要给出决策意见的。
《逻辑判断力——我预判了你的预判》这本书,致力于提升领导者的判断力,避免情绪化决策,帮助我们培养逻辑判断力。
本书作者约翰·亚岱尔是国际知名判断力教练,为英国多个学校、企业提供组织决策顾问服务。他认为,判断是一门艺术,清晰的思维是一门需要长期练习的技能。
本书从筛选信息、做出选择、达成共识三个方面帮助领导者培养逻辑判断力,避免情绪化决策。
01 筛选信息
记得曾经玩过一款火爆过的手机小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每一关给出满屏的小图标,玩家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闯关提示,选择指定数量的某一类型的物品。
比如10秒之内选出所有的眼镜,20秒内选出所有的箭头。
这些小图标有我们日常熟悉的,也有不太常见的形态,还有的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都符合闯关定义的逻辑。
在有效的时间内,既考验玩家的筛选能力,也考验玩家的速度。
在团队管理和企业运营过程中,也是这样,领导者往往需要在复杂 的形势下快速做出决策,保证团队利益的最大化。
这就要求领导者,需要带着目的去思考,去筛选信息。
对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判断,决定哪些事情必须立刻做,哪些可以暂缓。
这些筛选出来的信息,决定了团队的努力方向和发展方向。
02 做出选择
周瑜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在赤壁之战,他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赢得了孙权的信赖。
当时传说曹操率领15万大军前来攻打,东吴明显兵力不足,众多将领一筹莫展。
周瑜分析认为,曹操的15万大军存在一定的数据造假,最多10万兵力。
而这10万兵力中,又有部分是沿途攻打战败的俘虏,归顺之心并不强,人心不齐,预估有战斗力的兵力最多5万左右。
剩下的5万人中,又多是从北方远征过来的,人马疲惫,战斗力下降;且北方人多习惯陆战,不熟悉水性,大部分人水土不服。
果然周瑜率领三万大军与曹操在赤壁相遇,曹操一方水土不服,被周瑜引诱到江北。
周瑜又与黄盖配合,前脚黄盖假装投降骗得曹操信任,后脚周瑜发起火攻。
曹操果然中计,船舰被烧毁,一路败退,撤离江北。
周瑜正是在复杂的战争形势下,危急关头果断排除信息干扰,穿越数字噪音,做出了正确选择,赢得了战争。
这就是领导者需要不断修炼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掌握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缩小选择范围,并且做出正确判断。
03 达成共识
一位希腊著名画家在街头画了一幅画。
旁边的补鞋匠指出说,他的鞋带画错了。
画家于是爽快地接受了补鞋匠的建议,对鞋带部分进行了修改。
补鞋匠又给他建议说,画中人的腿画错了。
画家没有修改他的画,而是对补鞋匠说:
“修你的鞋去吧,你了解鞋子,但你可不了解人体解剖。”
作为一名画家,可以根据别人对自己的作品提出的意见修改,但也有权保留自己的创作想法,不然留下的就全是别人的东西。
这位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给予了补鞋匠充分地信任。
关于画错的鞋带,立即给予了纠正。
而关于腿的部分,画家保留了自己的思路。
既相信他人正确地意见,又不完全盲从,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带领团队走向正确地发展之路。
04 写在最后
“谁想做领导,谁就当桥。”
这句话出自中世纪威尔士的一本故事集《马比诺吉昂》,书中讲述一位王子带领军队去解救自己的妹妹。
途中敌人将必经路上的桥炸毁,巨人王子于是躺下在河上,使自己成为一座桥,让自己的军队顺利过河。
同理,一个好的领导者不是仅限于发号施令,而是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团队成员走上正确的道路。
在路途中还需要放下身段和面子,帮助团队成员克服困难,清除障碍,达成目标。
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什么,整个团队变得优秀才是成事的关键。
愿所有处在领导位置的人,都能修炼自己的核心逻辑力,跳出逻辑陷阱,成就带人成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