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快点!”
“等一下!等一下!”
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而且每天都会说几十次。一边是爸爸妈妈焦急又怒气冲冲地催促,一边是孩子毫不在意的推三阻四,往后发展下去就是父母发狂吼叫,孩子耷拉着脑袋默默地听从,还要加上父母跟着地一大通说教。
如果能仔细想想,“快点!”其实是父母用命令的语气让孩子做事情,无论成年人,还是小孩,对于命令都有着潜在的抗拒意识,表现出来就是不得不去做。
催促=命令,等于让孩子依令行事
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变成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最后导致,只有听到父母的指示才会做事情;离开了父母,没有了父母的安排和命令,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也不会去想自己要做什么。
于是,父母的一声声催促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能力,但到了某个时候,父母反而会抱怨,怎么孩子自己就不会想,不会自己安排,自己做计划呢?
作为小孩子,却是也挺难的,也是很无助的!
改变话术,“什么时候呢?”代替“快点!”
要让孩子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把“自己思考”的机会还给他。
例如,晚饭后让孩子洗澡,约定好了是八点钟,结果到了那一刻,小朋友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玩。
爸爸妈妈一遍遍催,孩子一次一次地推,这个还没完,那个还要等一下,最后消磨了父母的耐性,直接吼叫了事。
也许,父母会说,都已经和他说好的,是他不遵守约定,催几次不动,还不能批评他,吼叫他?
有约定,有规则,自然是一件好事情,同时,也不要因失约、失信就断然否定孩子。教育往往不能走极端,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这样界限清晰明了不利于家庭教育。
育存在弹性空间,在约定、规则面前,是可以有一个误差范围,父母就是要利用这个柔性教育达到有效的教养。
使用“什么时候呢?”作为交流的核心语句,“你准备什么时候洗澡呢?”“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做功课呢?”
言语平静,言辞也不激烈,不是问责,也不是给孩子命令,而是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给孩子的感觉是“我自己做决定”。这样一来既培养孩子责任感,也学会了控制自己,进一步培养自律和计划性。
“快点!”这个脱口而出的负面词汇,必须由“什么时候呢?”替换它,今后孩子自觉、自信很多时候都来自于“什么时候呢?”这句反问句。